专题二十-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4

专题二十-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4

ID:40723928

大小:373.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8-06

专题二十-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4_第1页
专题二十-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4_第2页
专题二十-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4_第3页
专题二十-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4_第4页
专题二十-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4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二十-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选修专题二十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复习目标】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2、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3、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归纳主要内容。探讨历史作用。4、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5、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

2、教改革的实质。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6、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7、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8、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9、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3、,分析其特点。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专题知识梳理】一、梭伦改革1.社会背景(1)公元前,雅典的贵族大肆侵吞平民的土地财产,社会矛盾激化。平民准备以暴力推翻贵族政府。(2)年梭伦当选为执政官。2.主要措施(1)颁布“解负令”,废除公私债务;废除债务奴隶制。作用:。(2)鼓励发展工商业,提倡节俭,反对奢侈。作用:。(3)按财产的多少将全体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不同等级的公民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利。作用:。(4)国家机构:使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设立了新的政府机关——四百人议事会,公民法庭。作用:。3.基本

4、特点(1)改革理念:节制、中庸、公平、平等、和谐。(2)打击对象:奴隶主贵族。(3)改革获益:平民。(4)影响:奠定了雅典民主化政治的基础。(5)性质:。(6)局限性:贵族仍然享有较多的政治权利,贵族和平民的矛盾也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具有不彻底性。4.梭伦改革对民主政治的作用: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1)经济措施稳定了公民团体,促进了工商奴隶主阶层的崛起,使阶级结构发展为贵族奴隶主、工商奴隶主、平民三足鼎立的多元社会格局,为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2)政治措施使下层平民得以参与国家政治,为民主政治提供了制度保证,同时也开启了西方权力划

5、分的先河。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赋予了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为民主化开辟了道路。(3)渗透在改革中的“中庸”精神与东方“你死我活”25的政治斗争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为雅典民主政治和西方民主政治提供了价值基础。(4)克利斯提尼改革与伯利克里的改革正是在梭伦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沿着梭伦的方向推进改革,才使得雅典城邦民主政治最终确立。二、商鞅变法1.原因(1)客观原因①政治上,春秋以来,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日渐强大,已不能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②经济上,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以井田制为标志的土地国有制度逐渐被破坏。③阶级关系上,阶层

6、日益壮大,他们要求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发展地主经济。④各国国君相继进行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改革变法运动,以图生存和争霸。(2)主观原因①秦国的落后,客观上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②秦孝公希望建立功业,主观上要求变法图强。③商鞅的变法宣传及改革精神。(3)根本原因: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2.指导思想:法家理论。3.宗旨:富国强兵。4.措施(1)军事:奖励军功。什伍组织。(2)经济:。(3)政治: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什伍连坐制;轻罪重罚。(4)思想:,加强思想文化统治。5.性质:地主阶级富国强兵的封建性质的改

7、革。6.历史作用(1)积极作用①沉重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②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壮大了军事力量。③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变法,收富国强兵之效。它不仅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经济和政治基础,而且对后世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2)消极影响①轻罪重刑,轻视了教化;连坐法加重了对人民的压迫。法律严苛,容易造成统治者的暴政。②文化高压政策不利于思想文化发展。③重农抑商,造成封建社会对商业和商人长期歧视,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④对忠孝、诚信、仁义等伦理道德的蔑视,导致社会风气的败坏,使政权失去社会道德的支持。7.成功

8、因素(1)顺应了变法的潮流,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合乎秦国国情,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这是变法成功的根本所在。(2)法家思想的传播,商鞅对守旧势力的论战,奠定了变法的思想理论基础,扫除了变法的阻力。(3)秦孝公全力支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