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散文思想内容综述

先秦诸子散文思想内容综述

ID:16127719

大小:5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8

先秦诸子散文思想内容综述_第1页
先秦诸子散文思想内容综述_第2页
先秦诸子散文思想内容综述_第3页
先秦诸子散文思想内容综述_第4页
先秦诸子散文思想内容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先秦诸子散文思想内容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先秦诸子主要思想内容小结一、《论语》主要思想内容:关键词:仁义礼孝悌忠恕中庸之道《论语》是一部记述孔子及其再传弟子言行的典籍,是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辑的、反映儒家思想的一部散文集.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与“礼”。所谓“克己复礼为仁”,(《颜渊》)即克制自己的欲望,一切以礼为先,天下就可以归仁了。所谓的“礼”,从根本意义上讲就是尊卑贵贱有着严格等级制度的规定。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仁”,指两个人,由二人延伸至各种社会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中首要的是五伦之首的父子关系。所以“孝”是孔学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儒家认为父子关系纯以天合,与生

2、俱来,本于自然,所以孝乃是儒家最重要的事情。所以,《学而》篇中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学问之道在做人,建立自己的人生,完善内心的修养,“本立而道生”。孝是爱的根本,也是爱的最初形式,所以孔子强调“孝”当然对其它关系孔子也非常重视。如孔子讲为人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卫灵公》)所以,孔子的学生子贡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当然,无论是“礼”“仁”,要实现最终的要求都是以提高自我为始点的,要做到自省、自重、自立、有诚信。

3、如曾子的“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主要参考书目:⑴、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⑵、南宋朱熹·《論語集注》⑶、清刘宝楠《论语正义》⑷、钱穆《论语新解》,⑸、杨伯峻《论语译注》二、《孟子》主要思想内容:关键词:仁政王道人性善养气穷独达兼舍生取义1、仁政思想孟子“仁政思想”来源于孔子的“仁”。但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即是重民—

4、—6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仁政的理想最终指向了“王道”,这是孟子政治理想的最高境界。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但由于所处的历史时代不同,社会提出的问题也不同,孟子的仁政思想比孔子的德政有更多具体的内容。可以说,孔子的“仁”着重在伦理学方面,关注的是人的行为与价值;而孟子的“仁政”主要是政治思想,关注的是人民生存的权力。孟子的政治思想是从他的人性理论发展而来,他认为把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理论————实行于政治方面,就是不忍人之政,亦即仁政,有时也称“王道”、“王政”等等。所以,孟子主张“王道”,反对

5、“霸道”。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2、性善论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额头);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告子上》P295(人的作善作恶,是由客观条件驱使的。人无“不善”,就如水之“不下”一样,水永远向低处流动。但如果你敲打水,

6、可能使水迸到你的额头上,如果你阻拦水同时加以引导,水还可以流向山坡)所以“人皆可以为尧舜”。3、养气说:孟子《告子上》中说:“仁是人的心,义是仁的路”。所以“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至于如何把失去的善心找回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少欲望,专心致志的修心养性,所谓的“养心莫善于寡欲”。要能忍人之所不能忍,锻炼坚定的意志,在困苦中有所奋发,有所创造,从而达到入世的目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告子下》)孟子这种人格精神,傲岸的个性,积极于世的政治热情,对中国士大夫文人

7、的刚正品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4、《孟子》主要参考书目:⑴、东汉·赵岐注、宋·孙奭疏:《孟子注疏》⑵、宋·朱熹《孟子集注》⑶、清·焦循《孟子正义》⑷、杨伯峻《孟子译注》三、《老子》主要思想内容关键词:道无名绝圣弃智小国寡民6(一)、“道”的特点:⑴、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即: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⑵、无知无欲,自然存在。即是无为、自然的。⑶、永恒的,绝对的。⑷、是产生万物的根源。(二)、参考书目⑴托名汉河上公《老子章句》⑵魏·王弼《老子注》⑶唐·成玄英《道德经译疏》⑷马叔伦《老子校诂》⑸陈鼓应《老子注释

8、及评价》四、《墨子》的主要思想关键词: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节葬(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