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2(26)练习卷

高中历史必修2(26)练习卷

ID:16131508

大小:1.15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8-08

高中历史必修2(26)练习卷_第1页
高中历史必修2(26)练习卷_第2页
高中历史必修2(26)练习卷_第3页
高中历史必修2(26)练习卷_第4页
高中历史必修2(26)练习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2(26)练习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中历史必修2(26)1.上世纪20年代美国出售的汽车约70%都是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进行,当时美国流传的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这种现象造成的影响是()A.市场一派繁荣景象B.汽车制造业高度发达C.银行业发达D.正常的经济秩序被打乱2.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曾这样说过:“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或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他说这句的背景是()A.两极世界开始形成B.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阵营C.殖民体系完全瓦解D.经济危机破坏严重3.如果1930年你从中国洛阳出发前往德国、苏联、美国,沿途你看到的不会

2、是()A.中国:“白骨遍野”“千里无人烟”B.美国:经济非常繁荣,工业生产高涨C.德国:排着长队的求职失业者D.苏联:机器隆隆,但人们衣着单调4.自由放任主义认为,社会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是指()A.市场的自我调节B.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C.政府刺激经济的措施D.政府大量发行纸币1.D2.D3.B4.A5.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是()A.抵制通货膨胀,实行财政改革B.缓和阶级矛盾,实行社会福利措施C.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干预D.大幅度提高关税,实行贸易保护6.罗斯福新政不能从根本上遏制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是因为()A.新政没有顾及劳动人们

3、的利益B.新政没有建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新政削弱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D.新政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7.罗斯福新政体现的经济学思想是()A.亚当•斯密:“发展经济的最佳方法就是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加干涉。”B.萨伊:“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的自由经营是最可怕的事情。”C.凯恩斯:“要达到充分就业,其唯一办法,乃是把投资这件事情由社会来总揽。”D.马尔萨斯:“政府颁布济贫法只会使穷人的境况更趋恶化。”8.20世纪30年代,美国成立了著名的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包括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

4、、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美国政府建立这一工程的直接目的在于()A.拉动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B.发展农业以摆脱经济危机C.兴修水利以防止水土流失D.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5.C6.D7.C8.A9.关于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大力干预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A.此后,西方国家大都放弃了自由企业制度B.在此过程中,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发展C.此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逐渐消失D.由此完成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10.二战后“英国扩大了以社会保险和福利补助为内容的福利制度;法国按家庭津贴原则,国家为有子女的工人和雇员提供补

5、助,还制定了广泛的社会保险立法,使半数以上的人口生活有了保障,使福利开支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6%;联邦德国和意大利也是如此。”这种做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低收人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B.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C.造成国家财政困难D.扩大了社会消费-12-11.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有()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充分发展②福利国家制度日趋完备③第三产业蓬勃发展④“新经济”出现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2.如果说美国的政府干预是摆脱1929年经济危机的良方,那么,美国能够在20世纪90保持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主要是()A.继续政府干预B.寻找

6、新的海外市场C.吸引投资D.借助提高生产力的知识力量9.B10.B11.D12.D13.列宁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拄着拐杖走动了”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苏俄()A.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B.实施了新经济政策C.推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执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4.“为什么不是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而是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呢?因为要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就需要有粮食和燃料。从整个国家经济的角度来看,现在最大的“阻碍”正是这方面引起的”这则背景材料可用于研究()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苏俄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

7、式D.戈尔巴乔夫改革15.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谈到苏联的经济建设时说“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苏联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取走太多的东西B.农民的积极性受挫,农业长期滞后C.苏联把农业当成高速发展积累资金和提供劳动力的“殖民地”D.赞扬苏联农民具有建设社会主义的高度奉献精神16.苏俄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从经济规律角度讲,主要“新”在()A.加强了国家政权对经济的管理B.改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C.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D.目的是建立

8、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13.B14.B15.D16.C17.苏联与中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