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2(17)练习卷

高中历史必修2(17)练习卷

ID:33055171

大小:337.96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2-19

高中历史必修2(17)练习卷_第1页
高中历史必修2(17)练习卷_第2页
高中历史必修2(17)练习卷_第3页
高中历史必修2(17)练习卷_第4页
高中历史必修2(17)练习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2(17)练习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历史必修2(17)1.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屮写道:“夫成绩者,今所现Z果也,然必有昔Z成绩以为因;而今Z成绩又自为因,以孕产将来之杲;因杲相续,如环无端,必寻出因杲关系,然后活动之继续性可得而悬解也。”下列没有因杲关系的历史现象是:()A.行省制度一一加强屮央集权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一一近代民族工业产生C.资本主义发展一一近代西方代议制建立D.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一一新文化运动2.某个国际组织的文件规定:“一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领土时,在关于产品的国内销售、运输、使用等全部法令和规定方面,所享受的待遇应不低于相同的国内产品所

2、享受的待遇。”这一规定()A.目的在于减少贸易壁垒B.不利于实现贸易自由化C.最早是由世界贸易组织提出的D.对所有的国家都是有利无害的3.1987年《欧洲一体化文件》正式生效后,美国明确表示这“对美国构成了威胁”,认为这将是“拒美国商品于国门Z外的欧洲堡垒”。美国商务部副部长莫尔说:“如果欧洲共同体的计划成为保护主义的产物,美国最大的海外市场将危存旦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欧洲联合损害了美国的利益B.欧洲开始摆脱美国控制C.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岀现分裂D.美国将失去海外市场4.下图漫画屮的人物分别为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

3、夫、叶利钦、普京、梅德韦杰夫,下列与图片反映的主题相符合的是()A.沉重脚步一一俄国走向现代化的曲折探索历程B.八位领袖一一苏联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C.大国兴衰一一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加强D.体制弊端一一高度集中的体制阻碍苏联发展5.罗斯福在就职演说屮讲到“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的最后手段一—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传,就像真正有敌人人侵时一样。”罗斯福所说的“广泛的行政权”的含义是()A.罗斯福有很强的权力欲,要求国会授予他极大的权力B.要求国会授予总统宣战的权力C.纠正自由放任主义政策的弊

4、端,加强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D.美国国会制约着总统的权力6.明朝屮期,苏州东城“比屋皆工织作”,杭州城东北“机杼之声,比户相闻”。这反映了苏杭地区丝织业()A.民营作坊兴盛B.已采用大机器生产C.实行工官制度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A.实业救国的推动C.辛亥革命的刺激7.阅读下表,近代商办企业在第二时期获得迅速发展的因素不包括()年代商办设厂数资本(千元)资本所占比重笫i时期1892^18945346879.6%笫二时期1895^19134639081041%B.晚清政府经济政策调整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8.2011年11月30日,英国200

5、万公共部门员工涌上街头,举行了规模巨大的罢工,抗议政府削减养老金的改革计划。促使英国政府提出这一改革计划的主要原因是()A.B.C.D.B.C.D.B.西方国家的侵略D.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高福利使员工过惯了舒适安逸和不思进取的生活“福利国家”的公共开支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贫富差距的缩小使社会不再需要一张“安全网”受当今世界各国削减公共福利开支趋势的影响9.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农场比美国农场多出50%的土地和10倍的人力,但其生产量仅相当于美国农场的四分之三;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5%,却生产了苏联农产品的25%—30%。造成这一现象

6、的最主要因素是(A.斯大林模式造成了工业与农业的比例失调激进的集体化政策压制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两个五年计划片而的发展工业国内的政治斗争破坏了农业生产环境10.右图反映的是1958〜1965年全中国的粮食产量(万吨)。引起1960年后粮食产量回升的主要原因是(①人民公社化运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②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③“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④完成了对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A.②③B.②④C.①②⑤D.②③④11.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到:“中国向来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

7、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了。今日关于中国……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叙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中国的财富就己完全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允许的发展程度。”由此亚当•斯密认为中国经济停滞的根源是(A.农耕经济的落后C.人口压力的沉重12.1895年之后,许多中上层文人虽未完全放弃追求学问,但也开始参与现代经济活动。陈璧、沈云沛、陆润庠和张骞等都是进士出身,又都办工厂。曾任帝师的孙家鼐和翁同鯨,分别安排一子和一侄孙经商。这反映了()A.中国近代工业起步B.政府废止科举取士制度C.自然经济彻底瓦解D.政府放宽对民

8、间办厂的限制13.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穡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种经济思想出现的主要社会背景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