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

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

ID:16137310

大小:2.64 MB

页数:39页

时间:2018-08-08

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_第1页
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_第2页
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_第3页
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_第4页
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尽精微致广大——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概述上下﹝教学目的﹞本课尝试梳理画论及分析优秀中国工笔人物画作品,并加以归纳,论述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特征。当代的中国工笔人物画家能在今天在人物造型上所达到的新高度基础上,重视到中国工笔人物画优秀传统之一---写意性,进而有意识的保持自己绘画的民族特色,民族气派。﹝教学重点﹞第二节工笔人物画写意性的具体体现。﹝教学难点﹞第一节工笔写意写意画这三个概念的界定。﹝教学方法﹞比较法归纳法举例子引文献2﹝导言﹞潘洁兹先生在(《潘洁兹画谱—技法十要》)中说:“中国画重意象,要求达意抒情。工笔和写意,形式虽异,精神实同。所以工笔重彩画要求笔工而意写。”上

2、下3(一)工笔写意概念的界定1.1工笔画;《历代名画记》中“若知画有疏密二体,方可议乎画”已经区分了疏、密两种画体,疏体仍属于工笔画,不过有了简的趋势。唐寅有“工画如楷书,写意如草书”的说法,可见明代尚称“工画”。清代慵讷居士在《咫闻录》中写道:“关中马振,近时画家之著名也,善工笔。”今天沿用的“工笔画”称谓当肇始于此。其特点造型严谨、用笔工整、设色细腻。画面通常以线为骨,以色彩渲染为辅,线色分明,雅观耐看。上下41.2写意;“写意”并非单纯的描绘物象,或是专指笔墨形式和技法。它强调的是画家从目视到心视,将客观物象与自我的审美情趣思想观点相融合所产生的一种意象,最终以体现托物言

3、志借景抒情的艺术境界。它是贯穿于绘画创作从构思、经营、塑造形象到表现主题的整个过程中的。“写意”不是画法,而是中国特有的绘画观念。是中国画论中提出的美学精神和艺术观念。有其深厚的的哲学思想基础和丰富的理论依据。在中国画领域中指的是为了表达出画者胸中的意象、情感和理想而不被客观物象的具体形体束缚,自由自在地尽情挥洒笔墨。反对机械地再现自然物,而重意会和传神,重内在精神的体现和生命意志的流露。因此可见,写意的主旨是表现人的主体精神。写意就是写心,写情,写志,是画家的思想、品格、胸襟、气质、情感的显示。上下5写意画1.3『写意画』是『写意』观念与疏笔技法结合的风格流派,是写意精神与『

4、不似而似』『逸笔草草』等形式技法相结合的画种.上下6所以从广义上来说,写意性的人物画是指中国绘画中那种崇尚写意精神,追求“六法”原则的意象表现风格的人物画。它的理论思想涵盖水墨写意人物画与工笔人物画两种绘画形式,是中国传统人物画总体精神追求。水墨写意人物画和工笔人物画同为表现方法的称谓。上下7(二)工笔人物画写意性的具体体现2.1画西施之面,美而不可说;规孟贲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者亡焉——工笔人物画意象造型观8这种造型的特点是不离开对象的基本形似,又不斤斤计较对象表面形似,表现对象的一定的真实,又与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既不单纯模仿客观对象追求真实也反对主观臆造。这是经过画家概

5、括、剪裁、夸张以至变形等意匠经营后更真实地表现了对象的神似。从透视学和解剖学来看,传统中国人物画的动态造型并不逼真,甚至相悖,但却是气韵生动和情趣盎然。。中国的意象美学形成了中国富有民族特色的人物画理论和优秀的人物画传统。其美学价值诚如潘天寿先生指出的,它“实为东方绘画之精髓”。9⒈时代精神的审美影响:魏晋玄风秀骨清像;大唐盛世浓丽丰腴洛神赋图局部10唐代簪花士女图11⒉画家对人物的主观评价:开国之君王者气度;昏庸之君委琐庸腐。12⒊画面人物比例的主观安排:主要人物比例大阎立本步撵图13敦煌飞天图⒋画家的主观想象与夸张14陈洪绶人物形象头大躯干小15明朱元章像162.2骨法用笔

6、——春蚕吐丝曹衣出水吴带当风——工笔人物画线条的写意性1线在实际对象上是不存在的,作为绘画艺术的线是经过画家的主观处理和审美体验概括出来的,是主观表现的产物,是一种造型手段,172从另一方面看线条本身也具有一种写意性,具有了一种形式美和抽象美。吴道子的人物画18⒊线条艺术就是情感的的艺术吕凤子在《中国画法研究》中写道:“作者在摹写现实形象时,一定要给予所摹写形象以某种意义,要把自己的感情,即对于某种意义所产生的某种感情,直接从所摹写对象中表达出来,所以在造型过程中,作者的感情就一直和笔力融合在一起活动着,笔到之处,无论是长线短线,或是短到极短的点和由点扩大的块,都成为画家感情活

7、动的痕迹。”,19八十七神仙卷202.3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工笔人物画色彩的写意性南齐谢赫提出的“随类赋彩”成为工笔画家千古不变的着色格言21它所提倡的不受时空的限制,不受固有色、环境色、光源色等特定的光色关系的制约,不追求和客观对象色彩的“酷似”,不追求光影的丰富变化,主张画家主观意念与客观相结合。因此减弱了中国绘画对自然色彩的依附。宋代的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道:“水色:春绿、夏碧、秋青、冬黑,天色:春晃、夏苍、秋净、冬黯。”22十九世纪以后,随着西方色彩学,光学的传入,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