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发展战略研究

种业发展战略研究

ID:16158865

大小:70.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8-08

种业发展战略研究_第1页
种业发展战略研究_第2页
种业发展战略研究_第3页
种业发展战略研究_第4页
种业发展战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种业发展战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推进现代种业发展的报告种植业管理司(2010年11月)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和用种大国,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改革开放特别是《种子法》实施以来,我国种业快速发展,为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种业发展已不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当前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一、我国种业发展的历程及成效我国种业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提出了与当

2、时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发展思路。第一阶段,建国初期,实行“四自一辅”19(集体生产单位自繁、自选、自留、自用种子,国家进行必要的良种调剂),“一五”期末的良种覆盖率为52%。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后,实行“四化一供(品种布局区域化、种子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以县为单位统一供种)。在这一阶段,实行行政、技术推广和生产经营“三位一体”的管理,仍是一种计划经济模式。“八五”末期的良种覆盖率达到80%,商品种子仅占30%。第三阶段,1992年我部提出了实行科研、推广、生产、经营一体化,建设现代化种子产业的发展思路;19

3、95年我部组织实施种子工程,通过加强种子科研和生产加工的基础设施建设;2000年《种子法》及其配套规章颁布实施,为多元市场主体进入种业提供了法律保障;2006年后,重点是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至2008年,2300多家国有种子企业全部与所属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脱钩,为营造公平竞争、有效监管的市场环境创造了条件。虽然,我国多元主体进入种业市场还不足10年,但近年来种业发展迅速,成效显著,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由2003年的36%提高到目前的40%,良种的有效供应为实现粮食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一)品种水平

4、显著提升。我国是种质资源大国,搜集保存了39.2万份资源,为育种创新奠定了物质基础。“九五”以来,国家利用种子工程建设了26种作物100个育种改良中心和分中心,创制了1万多份具有应用价值的育种材料,19启动了转基因重大专项、行业科技专项和36种作物产业技术体系,大大提高了主要农作物的育种研发能力。十年来,国家审定的主要农作物品种近1500个,授权新品种保护2595件,新品种更新更换了2-3次,良种覆盖率由“八五”期末的80%提高到95%以上,超级杂交稻、紧凑型玉米、优质小麦、转基因抗虫棉、双低油菜等一大批优良品种的选

5、育推广,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作物的单产提高和品质提升。(二)良种供应能力显著提升。近十多年,我部在粮食主产区和西北、西南、华南制种优势区建设相对稳定的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358个,推动商品种子繁育生产能力由100亿斤提升到160亿斤,商品种子供应率由90年代中期的30%提高到现在的60%,其中杂交玉米和杂交水稻商品供种率达到100%,全部实现了精选加工、包装和标牌销售,小麦由农民自留种发展到60%的商品供种,使小麦生产水平显著提升。自主研发的转基因抗虫棉推广5500多万亩,占转基因棉花总面积的93%,国产转基因

6、抗虫棉的成功选育和大面积推广,为我国转基因技术的应用积累了经验。(三)种子质量有新的提高。在着力加强供种能力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种子质量监管,连年开展种子质量监督检查,加大市场抽检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劣种子的违法行为,种子质量明显提高。据我部2009年对139多家大中型种子企业“两杂”种子质量抽查,杂交玉米种子合格率为90%,杂交水稻种子合格率为98%,分别比2001年提高了3个和12个百分点。由于种子质量的提高,近年来种子质量案件大为减少,供种质量安全总体得到了保证。19(四)种业实力显著提升。随着种子体制改革的逐

7、步深入,种子企业产权呈现多元化,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育繁推一体化企业由2001年的10多家增加到目前的90多家。近两年有26家种子企业获得国家级审定的杂交玉米品种,占国家级玉米品种审定总数量的47%,有11家种子企业获得国家级水稻品种审定,占当年国家级水稻品种审定数量的14%。种业前50强企业的种子经营额由2001年30多亿元提高到目前100多亿元,其中,隆平高科的销售额已接近10亿元,德农种业的玉米种子销售量已占全国玉米市场份额的9%。种子市场价值从2001年200亿元增长到目前的500多亿元,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

8、的第二大种业市场。(五)法律法规逐步完善。以2000年出台《种子法》为起点,我部按照《种子法》的要求,先后制定出台了17项配套规章,逐步建立了种质资源保护、品种审定、新品种保护、生产经营许可、生产经营档案、标签真实性、种子检疫、转基因安全管理等基本法律制度,同时全国25个省(区、市)制定了种子地方性法规制度,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