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2010年版残留溶剂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2010年版残留溶剂

ID:16187034

大小:7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8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2010年版残留溶剂_第1页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2010年版残留溶剂_第2页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2010年版残留溶剂_第3页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2010年版残留溶剂_第4页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2010年版残留溶剂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2010年版残留溶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检验操作程序文件编号:TP-0815页号:1/8残留溶剂测定标准操作程序版本号:生效日期:文件内容: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22、引用标准……………………………………………………………………………………23、简介…………………………………………………………………………………………24、仪器与用器…………………………………………………………………………………25、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36、系统适应性试验……………………………………………………………………………37、操作程序………………

2、………………………………………………………………38、计算法………………………………………………………………………………………49、注意事项……………………………………………………………………………………410、应用………………………………………………………………………………………611、更改信息…………………………………………………………………………………8颁发部门:质量管理部。分发清单:QC办公室、中药室、化学室、稳定性考察室。编写人审核人审核人审核人批准人部门质量部QC质量部QC质量部QC质量部QA质量副总姓名签名日期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程序规定了残留溶剂测定的检查方法和注意事

3、项,使其规范化、标准化,并描述了更改信息。本程序适用于药品中残留溶剂的限量检查。2引用标准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ⅧP“残留溶剂测定法”、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2010年版P229“残留溶剂测定法”。3简介药物中的残留溶剂系指在原料药或辅料的生产中,以及在制剂制备过程中使用过,但在工艺过程中未能完全去除的有机溶剂。药物中常见的残留溶剂及限度参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表1)的规定,除另有规定外,第一、第二、第三类溶剂的残留量应符合其规定;对其他溶剂,应根据生产工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限度,使其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要求。本标准操作程序照气相色谱法(2010版药典附录ⅤE)测定。4仪器与用

4、具4.1气相色谱仪:带FID检测器,顶空进样器。4.2计算机:安装工作站软件。4.3色谱柱4.3.1毛细管柱除另有规定外,极性相近的同类色谱柱之间可以互相使用。4.3.1.1非极性色谱柱固定液为100%的二甲基聚硅氧烷的毛细管柱。4.3.1.2极性色谱柱固定液为聚乙二醇(PEG-20M)的毛细管柱。4.3.1.3中级性色谱柱固定液为(35%)二苯基-(65%)二甲基聚硅氧烷,(50%)二苯基-(50%)二甲基聚硅氧烷,(35%)二苯基-(65%)二甲基亚芳基聚硅氧烷,(14%)氰丙基苯基-(86%)二甲基聚硅氧烷,(6%)氰丙基苯基-(94%)二甲基聚硅氧烷的毛细管柱。4.3.1.4弱

5、极性色谱柱固定液为(5%)二苯基-(95%)二甲基聚硅氧烷,(5%)二苯基-(95%)二甲基亚芳基氧烷共聚物的毛细管柱。4.3.2填充柱以粒径为0.25~0.18mm的乙二烯苯-乙基乙烯苯型高分子多空小球或其他适宜的填料作为固定相。5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5.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5.1.1顶空进样除另有规定外,精密称取供试品0.1~1g;通常以水为溶剂;对于非水溶性药物,可采用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或其他适宜溶剂;根据供试品和待测溶剂的溶解度,选择适宜的溶剂且应不干扰待测溶剂的测定。根据品种正文中残留溶剂的限度规定配制供试品溶液,浓度满足系统定量测定的需要。5.1.2溶液直接进

6、样精密称取供试品适量,用水或合适的有机溶剂使溶解;根据品种正文中残留溶剂的限度规定配制供试品溶液,其浓度应满足系统定量测定的需要。5.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各品种项下规定检查的有机溶剂适量,采用与制备供试品溶液相同的方法和溶剂制备对照品溶液。若为限度检查,根据残留溶剂的限度规定确定对照品溶液的浓度;若为定量测定,为保证定量结果的准确性,应根据供试品残留溶剂的实际残留量确定对照品溶液的浓度;通常对照品溶液的色谱峰面积与供试品溶液中对应的残留溶剂的色谱峰面积以不超过2倍为宜。必要时,应重新调整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的浓度。6系统适用性试验6.1用待测物的色谱峰计算,毛细管色谱柱的理论板

7、数均应大于5000;填充柱法的理论板数一般应大于1000。6.2色谱图中,待测物色谱峰与相邻的色谱峰的分离度应大于1.5。6.3以内标法测定时,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5次,所得待测物与内标物峰面积之比的相对标准误差(RSD)应不大于5%;若以外标法测定,所得待测物峰面积的相对标准误差(RSD)应不大于10%。7操作程序7.1第一法毛细管柱顶空进样等温法7.1.1当需要检查的有机溶剂数量不多,并极性差异较小时,可采用此法。色谱条件柱温应根据待测溶剂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