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点委夜蛾防治技术

二点委夜蛾防治技术

ID:1618957

大小:83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12

二点委夜蛾防治技术_第1页
二点委夜蛾防治技术_第2页
二点委夜蛾防治技术_第3页
二点委夜蛾防治技术_第4页
二点委夜蛾防治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二点委夜蛾防治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二点委夜蛾的发生与防治一、形态特征特征:二点委夜蛾[Athetislepigone(Moschler,1860)]属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夜蛾科、委夜蛾属,环纹为一黑点,一个翅一个,共两个,比较明显,所以称为二点委夜蛾。其主要形态特征为:卵馒头状,上有纵脊,初产黄绿色,后土黄色。直径不到一毫米。成虫体长10~12毫米,翅展20毫米。雌虫体略大于雄虫。头、胸、腹灰褐色。前翅灰褐色,有暗褐色细点;内线、外线暗褐色,环纹为一黑点;肾纹小,有黑点组成的边缘,外侧中凹,有一白点;外线波浪型,翅外缘有一列黑点。后翅白色微褐,端区暗褐色。腹部灰褐色。雄蛾外生殖器的抱器瓣端半部宽,背

2、缘凹,中部有一钩状突起;阳茎内有刺状阳茎针。老熟幼虫体长20毫米左右,体色灰黄色,头部褐色。幼虫1.4-1.8厘米长,黄灰色或黑褐色,比较明显的特征是各体节有一个倒三角的深褐色斑纹,腹部背面有两条褐色背侧线,到胸节消失,气门黑色,气门上线黑褐色,气门下线白色,体表光滑。蛹长10毫米左右,化蛹初期淡黄褐色,逐渐变为褐色,老熟幼虫入土做一丝质土茧包被内化蛹。二点委夜蛾危害症状图片:  老熟幼虫:颜色大小:颜色与成虫相仿,二点委夜蛾灰褐色;黄地老虎淡黄褐色;而小地老虎黄褐色。大小看,也是二点委夜蛾最小,体长20mm左右;黄地老虎较大,33~43mm;小地老虎最大,41~50mm。特征:腹

3、部背面有两条灰白色纵带----侧背线,每节对称分布有4个白色中间有黑点的毛瘤;黄地老虎多皱纹,臀板具2大块黄褐色斑,中央纵断;而小地老虎体表粗糙,满布龟裂状皱纹和大小不等的黑色颗粒;臀板黄褐色,有2条深褐色纵带。二、二点委夜蛾的发生规律及危害症状发生世代:二点委夜蛾一年发生2代。成虫有趋光性,用黑光灯诱测,6月上旬至7月初出现第一高峰期——越冬代成虫高峰,产卵孵化出的幼虫在6月底至7月初危害我省中南部夏播玉米幼苗,是防控的关键时期;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出现第二高峰期——第一代成虫高峰,其幼虫咬断玉米次生根进行危害,但是,并不象第一代幼虫主要集中在玉米田;8月下旬~9月下旬仍可见蛾,

4、但数量较少。发生规律及危害特征:成虫昼伏夜出,白天隐藏在玉米下部叶背或土缝间,特别是麦秸下。飞翔高度1米左右,每次飞翔距离3~5米。成虫喜于麦套玉米田活动。卵多散产于玉米苗基部和附近土壤,卵期3~5天。孵化后的幼虫躲在玉米根际还田的碎麦秸下或2~5cm的表土层危害玉米苗,少则一株有虫1~5头,多则20头以上。在玉米3~5叶期蛀食玉米茎基部形成3~4毫米圆形或椭圆形孔洞,造成植株心叶萎蔫枯死;玉米8~10叶期,咬食玉米主根和次生根,造成倒伏,严重者枯死。田间幼虫虫龄不整齐,1-5龄幼虫同时存在,老熟幼虫在土中吐丝,将体旁土粒粘结成土室,并在其中化蛹。该虫在田间分布不均,喜聚集藏匿于麦

5、秸和麦糠下,麦秸覆盖密度大地块发生较重。三、二点委夜蛾发生情况及危害特点该虫被称为新发生的重大病虫害,是因为它有几个突出的特点:危害损失大:该虫主要钻蛀玉米心叶,破坏生长点,危害一株产量损失一株,危害率等于产量损失率。群体积累快:一头雌虫能产卵300-2000头,产卵量非常大;而且产卵期能持续1个月,时间有非常长,所以,群体积累非常快。大面积适宜生态,造成暴发危害:该虫喜欢隐蔽、潮湿的生态环境,而近年来我省大面积小麦秸秆还田,为成虫隐蔽栖息、产卵的最佳环境,卵在麦秸下潮湿的土表孵化率非常高,是造成该虫暴发危害的关键。田间1-5龄幼虫共存,影响防控效果。越冬代成虫从5月份开始到6月底

6、,持续2个月,它们不断产卵,导致田间幼虫发育不整齐,1-5龄幼虫同时存在。低龄幼虫对药敏感性高,大龄幼虫就差。在麦秸下隐蔽,药效难以保障:田间调查发现,同一块玉米田,没有麦秸覆盖处基本没有该虫危害,麦秸覆盖处成群幼虫危害,喷施杀虫剂或撒毒土等很难穿过厚厚的麦秸触杀害虫,防控难度非常大。四、主要习性初步观察   由于该虫在国内近几年刚刚发现危害玉米根茎部,幼虫亦为土灰色,亦具“C”形假死性,极易和常见的几种地老虎混淆,应仔细观察,以便正确区别于同期发生的其它夜蛾科各种幼虫。   据观察该虫具有一定的趋光性,6~9月份用黑光灯诱到该虫成虫,一台黑光灯一夜能诱到几十头,因此可以利用黑光灯

7、对该虫开展全年监测以便了解该虫的发生世代。据调查该虫危害夏玉米时1头幼虫咬死植株后可再连续危害5~8株,具有转株危害的习性。五、二点委夜蛾难防除的原因分析   由于对该虫缺乏了解,误把二点委夜蛾当成了地老虎,许多地方反映该虫用常规杀虫剂治不住,该虫难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点:1、误把二点委夜蛾当成了地老虎。2、该虫皮较厚,一般药剂不能渗透到体内。3、该虫体表光滑,药液容易滑落。4、该虫一般潜伏在土表下或麦糠、麦秸下,药液不容易直接喷到虫体上六、防治关键技术1、生态防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