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点委夜蛾防治技术.pdf

二点委夜蛾防治技术.pdf

ID:54598991

大小:95.11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5-03

二点委夜蛾防治技术.pdf_第1页
资源描述:

《二点委夜蛾防治技术.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点委夜蛾防治技二点委夜蛾是2005年在河北省新发现的一种地,因此,对冬闲田没有秋耕的地块进行深耕,以玉米新害虫,主要以幼虫危害幼苗,将玉米茎基部减少虫源基数。在小麦收获后,及时清理田问麦咬成一个洞或咬食根部,引起幼苗心叶萎蔫、倒伏茬,粉碎秸秆后压实再播种,以减少田间麦秸量,甚至死亡。平山县自2011年二点委夜蛾暴发以来,创造不利于二点委夜蛾成虫隐蔽、产卵和幼虫生长开始了二点委夜蛾防治技术研究,通过在多点进行发育的环境。田间试验示范,筛选出了防治效果好、成本低、3.2实施“一喷综防”.“一喷多防”的综合防治技术,使平山县二点委夜3.2.1

2、防治成虫。结合玉米田封闭除草喷施杀虫蛾的危害得到了有效遏制。剂,每亩用72.4%乙·莠悬浮剂150ml和48%毒1二点委夜蛾的形态特征死蜱乳油40~60ml地表均匀喷雾,亩用30~45二点委夜蛾成虫为灰褐色,体长1O~12ITlln,kg药液,保苗防效可达82%以上。.剑纹为一黑点,肾纹小,有黑点组成的边缘,外侧3.2.2防治幼虫。主要防治二龄幼虫,即幼虫体长中凹,有一白点,翅外缘有一列黑点约7~8个,在0.5cm左右,爬行似造桥虫,田间危害率在1%非常明显。老熟幼虫体长14~15mill,灰黄色,体以下。这时玉米幼苗在3~4叶期,正是玉米田苗背侧线

3、黑色,从腹节开始,胸节没有此线,腹背每后除草的最佳时期,可亩用4%烟嘧磺隆悬浮剂节有一倒“V”字型斑,幼虫受惊扰呈“C”形,100ml混合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l0g,兑水类似地老虎。45均匀喷雾,对低龄幼虫的防效可达到87%以2发生和防治情况上。平山县常年种植玉米25万亩左右,主要害虫3.2_3防治三龄幼虫。在幼虫体长1cm左右开始有玉米螟、蓟马、蚜虫、耕葵粉蚧等,2011年突正常行走,这时开始钻蛀玉米苗茎基部,田间被害然暴发二点委夜蛾,当年发生面积就达到l5万亩,率在5%以下。这时田间喷雾效果不佳,主要采用平均百株有虫2l头,最高达65头,危害

4、株率为毒饵法进行防治。选用30%毒·辛微囊悬浮剂10%~l3%,对玉米的安全生产构成很大威胁。250ml,加适量水后均匀拌入5kg炒香的麦麸制成2011年,在河北省植保植检站的指导下,平山县毒饵,用手攥麦麸可握成团,但不滴水即可,加碎开始了二点委夜蛾防治技术研究和示范,在2012青菜(草)叶1.5kg效果更佳。傍晚时分,将毒饵撒年二点委夜蛾防治关键时期,积极发动群众,大力于距离玉米苗茎基部约5cm处,每株一小撮,重推行二点委夜蛾综合防治技术,使二点委夜蛾发生点撒施在有较多麦秸覆盖包围的玉米苗附近,第二面积降低到7万亩,平均百株有虫8头,最高36天在地

5、表可见死虫,防效可达到91%。头;2013年发生面积降为5万亩,平均百株有虫6050400河北省平山县防蝗植保站韩丽头,最高25头。经田问调查发现,二点委夜蛾的刘明霞张春晓发生与小麦种植密度、田间秸秆遗留量等有密切关系。凡是小麦播量大、亩穗数高、后期发生倒伏、田间秸秆量大、没有及时清垄的麦田二点委夜蛾发生偏重。基于二点委夜蛾发生特点与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采取了“农业防治为先导,成虫幼虫分期治理”的科学技术体系,以防为主,开展综合防治,取得了明显效果。3防治技术措施经过三年来对二点委夜蛾不同虫态、多种药剂、多种方法的田间试验示范,并结合当地农民的用药习

6、惯及防治成本,筛选出了对二点委夜蛾防效高、成本低、简便易行的几项措施。3.1改善田间生态环境。经过调查,二点委夜蛾越冬幼虫栖息在棉花、花生、大豆、果树等冬闲·2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