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供热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ID:16190023

大小:4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8

--供热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_第1页
--供热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_第2页
--供热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_第3页
--供热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_第4页
资源描述:

《--供热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哈尔滨市某三层办公楼及宿舍的建筑,建筑总供暖面积约2400平方米,系统与室外管网连接,该工程采用接外热网机械循环上供下回式热水供暖系统,单管顺流同程式。二.设计依据:[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6-2012[2]《严寒、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2010三.设计参数:(1)室外气象参数: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为tw=-24.2℃,冬季大气压力100.15kpa,冬季室外最多风向平均风速4.8m/s,冬季室外平均风速为Vw=2.8m/s.室内设计温度由《实用

2、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中表4.1-1可以查得本设计所用到的民用建筑供暖室内计算温度,整理后列入下表:表2.1不同房间供暖室内计算温度房间用途计算温度房间用途计算温度办公室20卫生间门卫值班室20走廊15产品陈列厅18接待室18门厅16(2)采暖设备要求和特殊要求散热器要求散热性能好,金属热强度大,承压能力高,价格便宜,经久耐用,使用寿命长。故选用四柱760型散热器。(3)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表2.2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维护结构外墙屋面外窗外门二类地面一类地面传热系数0.450.35东外窗2.8西外窗2.4北外窗

3、4.2南外窗1.63.260.50.56四.供暖热负荷计算对于本居民楼的热负荷计算只考虑维护结构传热的耗热量和冷风渗透、冷风侵入引起的耗热量,人员、灯光等得热作为有利因素暂不考虑在热负荷计算当中。1.房间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计算维护结构稳定传热时,基本耗热量可按下式计算:Q1=KF(tw-tw')a冷风渗透耗热量按下式计算:Q2=0.278VρwCp(tw-tw')在工程设计中,六层或六层以下的建筑物计算冷空气的渗入量时主要考虑风压的作用,忽略热压的影响。而超过六层的多层和超高层建筑物,则应综合考虑风压和

4、热压的共同影响。《采暖规范》规定:宜按下列规定的数值,选用不同朝向的修正率北、东北、西北0~10%;东南、西南-10%~15%东、西-5%;南-15%~30%选用上面朝向修正率时,应考虑当地冬季日照率小于35%的地区。在本民用建筑中计算热负荷取北面朝向修正率:10%;南面朝向修正率:-30%西面朝向修正率:-5%东面朝向修正率:-5%《采暖规范》规定:民用建筑和工业辅助建筑(楼梯间除外)的高度附加率,当房间高度大于4m时,没高出1m应附加2%,但总附加率不大于15%.在本民用建筑中房间高度小于4m,故不

5、考虑高度附加。且不考虑风向附加。哈尔滨市冷风渗透朝向修正系数n:方向东西南北系数0.150.150.41冷风侵入耗热量可采用外门基本耗热量乘以下列百分数:一道门:附加率65%n,两道门(有门斗)附加率80%n,三道门(有两个门斗)附加率60%n.注:热负荷计算数据见附表五.散热器片数计算:由平均供回水温度和室内温度求出四柱760散热器的传热系数,选定修正系数β可计算出散热器总的散热面积F’,F’除以每片散热器散热面积即得散热器片数,最后进行散热器片数修正。详见附表。四柱760散热器允许串联最多片数是25

6、片。大于25片要设两组散热器。四柱760散热器具体参数如下:散热面积:0.235平方米,水容量1.16L,重量:6.6kg,工作压力:0.5Mpa,传热系数:8.49六.水力计算:1.此系统入口、出口设在一楼右侧楼梯间地沟处,供水管从一楼上升到地上三层,距窗户上沿0.2m.供水管在三楼右上角分为南北环,根据建筑面积的结构形式,布置干管和立管,为每个房间分配散热器。(见图纸)2.选择最不利环路3.计算最不利环路各管段管径此工程引入口处外网的供回水压差较大,但考虑系统中各管段的压力损失平衡,此工程采用推荐的

7、平均比摩阻Rpj大致为60~120pa/m,来确定最不利环路的各个管段的管径。首先根据式G=0.86Q/△t确定各管段的流量,根据G和选用的Rpj的值查《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将查出的管径d、R、v值列入水力计算表,计算出最不利环路的总压力损失,并和最近端环路总压力损失平衡,入口的剩余资用压力用调节阀节流消耗到。然后根据并联环路节点平衡的原理计算各个立管的资用压力,在计算每根立管的压力损失和管径,并将压力损失和资用压力相平衡。4.确定局部阻力系数:根据系统图中管径的实际情况列出各管段的阻力名称并查得阻力

8、数值填入阻力系数计算表中。详见水力计算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