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ID:47489054

大小:262.01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1-12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_第1页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_第2页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_第3页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_第4页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不要删除行尾的分节符,此行不会被打印-I-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第一章总论1.1设计任务及要求1.2原始资料1.2.1设计参数资料1.2.2基本设计要求第二章供热负荷计算2.1.供热面积的计算2.2.供热负荷的计算第三章供热方案设计3.1室外供热管道的平面布置3.1.1供热管道平面布置类型3.1.2供热管道布置原则第四章热伸长及补偿器选择计算4.1热伸长及固定支架确定4.1.1热伸长4.1.2固定支架4.2补偿器4.1.1设置补偿器的意义4.1.2补偿器的选择第五章供热管网水力计算及水压图5.1管网水力计算5.1.1水力计算的一般要求5

2、.1.2水力计算的方法和步骤5.1.3部分管路计算实例5.2水压图绘制及分析5.2.1绘制管路水压图的必要性5.2.1水压图的原理及其作用5.2.2绘制水压图的步骤和方法第六章其他6.1主要参考资料6.2附表附表1——供热负荷计算及初步水力计算表附表2——详细水力计算表结语千万不要删除行尾的分节符,此行不会被打印.在目录上点右键“更新域”,然后“更新整个目录”.打印前,不要忘记把上面“Abstract”这一行后加一空行第一章总论1.1设计任务及要求本次设计为太原市XX小区二次网工程设计。要求:1.熟悉有关原始资料、规范、手册等。2.根据供热面积进行供热负荷的

3、计算,结合地形图等确定方案后,进行供热负荷计算、管道水力计算、热伸长计算、补偿器的选择等。3绘制所要求的图纸。1.2原始资料1.2.1设计参数资料二次网供回水温度:85/60℃台站位置:北纬37°47′东经112°56′;采暖季天数:150天;采暖室外计算温度:-12℃;海拔:777.9m;最大冻土层深度:0.77m;冬季平均室外风速:2.6m/s;主导风向:C、NNW。设计地区:牡丹江;供暖室外计算温度:tw=-24℃;供暖天数:N=186天;海拔:241.4m;最大冻土层深度:189cm.1.2.3基本设计要求二级网采用地沟敷设,在小区内设置热力站。第二

4、章供热负荷的计算2.1供热面积计算供暖设计热负荷采用面积热指标法和体积热指标法.采用供暖面积热指标法,比体积热指标更易于概算,所以今年来再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规划中,国外、国内也多采用供暖面积热指标法进行概算。经综合考虑,本次设计采用面积热指标法,各供热面积已经在平面图中给出。2.2供热负荷计算集中供热的热负荷包括供暖、通风、生产及生活热负荷。供暖设计热负荷的概算可采用面积热指标进行计算,即式中—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建筑物供暖面积热指标,;建筑物供暖面积热指标的推荐取值如下表所示:建筑物供暖面积热指标推荐值建筑物类型住宅居住区综合学

5、校办公医院托幼旅馆商店食堂未采取节能措施热指标()58-6460-6768-8065-8060-7065-80115-148采取节能措施热指标()40-4545-5050-7055-6050-6055-70100-130注:1、本表摘自《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34-2002年版;2、表中数据适用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3、热指标中已包括约5%的管网热损失在内。.经考虑,商场的热指标取55,物业管理和住宅取40。本设计中所有的建筑物的面积与热负荷汇总见附表1根据附表1中的数据可知总供热面积为124343,总的采暖热负荷为498992W第三章供热方案的确定

6、3.1室外供热管道的平面布置3.1.1供热管道的平面布置类型供热管道平面布置图示与热媒的种类、热源和热用户相互位置及热负荷的变化热点有关,主要有枝状和环状两类。枝状网比较简单,造价较低,运行管理比较方便,它的管径随着到热源的距离增加而减小,其缺点在于如没有供热的后备性能,即一旦网路发生事故,在损坏地点以后的所有用户均将中断供热。环状网路的主要优点是具有供热的后备性能,可靠性好,运行也安全,但它往往比枝状网路的投资要大很多。本设计中,力争做到设计合理,安装质量符合标准和操作维护良好的条件下,热网能够无故障的运行,尤其对于只有供暖用户的热网,在非采暖期停止运行期

7、内,可以维护并排除各种隐患,以满足在采暖期内正常运行的要求,加之考虑到目前我国的国情,故设计中的热力网型式采用枝状网。3.1.2供热管网布置原则供热管网布置原则:应在城市建设规划的指导下,考虑热负荷分布、热源布置、与各种管道及构筑物、园林绿地的关系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厚确定布置方案。定线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经济上合理。主干线力求短直,主干线尽量走热负荷集中区,要注意管线上所需的阀门、补偿器和某些管道附件的合理布置,涉及到检查井的数量和位置,应应可能使其数量减少。(2)技术上可靠。管线应尽量避开采空区、土质疏松区、地震断裂带、滑坡

8、危险地带以及地下水位高等不利地段。(3)对周围环境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