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设计)-環境復育之生態規劃初探

毕业论文(设计)-環境復育之生態規劃初探

ID:16197165

大小:315.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8-08

毕业论文(设计)-環境復育之生態規劃初探_第1页
毕业论文(设计)-環境復育之生態規劃初探_第2页
毕业论文(设计)-環境復育之生態規劃初探_第3页
毕业论文(设计)-環境復育之生態規劃初探_第4页
毕业论文(设计)-環境復育之生態規劃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设计)-環境復育之生態規劃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专业好文档環境復育之生態規劃初探ThePrimaryStudyinEcologicalPlanningofEnvironmentalRestoration林裕彬1柳文成2郭瓊瑩31文化大學景觀學系副教授2台灣大學農業工程博士、水工試驗所技士3文化大學景觀學系系主任摘要生態復育具有某一程度的風險與未確定性,其主要以自然再生為基礎,成功的建立一自我維持正常生態過程的系統。而完備的生態規劃、決策架構,可減低生態復育之風險與未確定性,以最小成本達到復育計畫最佳的成功。因此,生態規劃與決策過程往往決定生態復育之成功與否。這些規劃與決策過程項目包含有評估適合於生態結構、功能與生態尺

2、度之標的(Objective),及主要之生態模式、參數、材料、未確定性(Uncertainty)、風險特性(RiskCharacteristics)、復育之公平性,甚至規劃設計與復育後之監測與管理等。本文主要初步探討環境復育之生態規劃過程、架構、生態指標、生態模式、參數之定義與流程,並探討生態復育規劃與工程之未確定性(成功與否)及決策架構之背景分析、風險分析與管理三大項。一、前言自然生態系是一非常複雜的系統,此生態系統之復育應包括相關領域的科學家、行政人員、甚致民眾之參與。例如Harwell(1998)曾提出一成功之復育計劃,其曾參與此計劃之科學家多達150位以上。Ho

3、lmes(1993)亦曾舉一河川復育之例子,並指出河川復育之激勵因子包括有,農業政策改變、水資源機構之權力增加、公眾壓力、水利工程人員覺醒、有一組織判定水利工程敏感與效率方法、從小尺度學習經驗等。近年來國外探討生態復育與生態工程之相關文獻逐漸增加,對於環境復育決策之文獻亦有許多。因此,本文以相關論文為基礎,初步探討生態規劃、決策過程與風險。专业好文档生態復育(EcologicalRestoration)在生態科學上有很多的定義,例如Cairns(1990)、Henry與Amoros(1995)曾提出生態復育以自然再生為基礎,且成功的建立一自我維持正常生態過程的系統。梁世

4、雄(1998)定義復育為再造生物和其環境間因人類干擾而喪失的連繫。而NationResearchCouncil(1992)有更詳細定義如下:復育(Restoration)是恢復生態系到一個接近它原來非受干擾的狀態;復原(Rehabilitation)是改善這系統到一可以運作的程序;管理(Management)是操作這系統確保維持一或多項的功能,這些觀念是有其重疊性及相互關聯性。綜合而言,生態復育的定義包括恢復到接近某一歷史狀態為一目標。Wyant等人(1995)指出,生態復育應包括(1)確定生態地及社會系需要的數量、物品、設備,當經由大量的科學及公開輸入機制的決定時;(

5、2)對自營系統功能及結構元素的確定,並可提供其數量;(3)藉由物理、化學、生物,甚至是社會或文化元素系統的操控,協助生態系統恢復到自營狀態。在這定義下,恢復的生態系統將不再需要有相同的主控種類、種類歧異度、生產率或營養循環率。且所以復育的系統應是可自營性的(Patorok等人;Harwell,1998)。環境復育的先驅工作可藉由對基地環境的生態透視(EcologicalPerspective)加以引導,其包括生態系統、主要種類的功能、設計、適當管理等。例如Patorok等人(1997)曾提出以下四個主要生態的透視:1.生態系統透視-瞭解生態系統在不同時間與空間尺度之結構

6、及功能對於大部分復育計畫是必須具備的。復育的位置應著眼於集水區及地區性的環境背景,目標應確定在適當的空間尺度。2.主要的種類功能透視-除了物理性的棲息地因子,現況的一些有機組織體及他們的功能角色將決定復育計畫的結果。3.具賭注性的設計透視-生態系組成一在時間與空間具變化的馬賽克花樣式(Mosaic)的棲息地。自然及人類侵擾的環境將會影響馬賽克花樣與景觀標準的程序。雖然侵擾並非總是不利的,系統動力的不可預測性意含著復育計畫目標很少有完整性。一具賭注性的策略,在復育計畫上依賴於空間歧異性及可塑性。4.適當管理透視-適當管理需要有彈性的目標及設計與長期的實行甚至到周詳的監測及

7、開始執行後細部的調整。专业好文档其次由規劃達到生態復育目的,很多的復育計畫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主要是因為規劃不夠周詳或對生態系統之不瞭解,而導致對生態功能的規劃達到最小的效果,甚至復育計畫失敗。而有效的規劃是以最小成本達到復育計畫最佳的成功,因此一決策系統是必須的。例如Wyant等人(1995)即認為需要發展決策過程來協助選擇龐大生態及經濟性的復育規劃、技術與工程。生態工程主要由人類提供少許能量,由自然資源提供大部份能量。換言之,生態工程於生態設計中提供起始物種的選擇,而其它則由自然界負責。其主要以生物種群、生物群落、生態系統特徵為依據,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