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庭前证据交换制度的创新与完善

我国庭前证据交换制度的创新与完善

ID:16212715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8

我国庭前证据交换制度的创新与完善_第1页
我国庭前证据交换制度的创新与完善_第2页
我国庭前证据交换制度的创新与完善_第3页
资源描述:

《我国庭前证据交换制度的创新与完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庭前证据交换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最高院规定人民法院可在庭前交换证据,但不要求必须交换证据,故此项规定不属于法律的强制范畴,而当事人不申请交换证据,交换后又提出新证据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实践中,各地法院庭前证据交换已远远走在最高院规定的前面,这种庭前证据交换的方式,为各地法院改革其原有的可逆性审理结构,提高了制度上的可能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但我国庭前证据交换缺乏必要和具体的操作规则,如证据交换的对象主要限于书面证据,内容上除对证据交换的范围方式,程序有所规

2、定外,找不到其中应有的制度建设。与国外相比,我国庭前证据交换既无合法性、强制性,也无完备性、系统性。一、庭前证据交换制度的概况近年来,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庭前证据交换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5月6日颁布施行的《全国经济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第4条规定,开庭前“合议庭成员可以召集双方当事人交换、核对证据**对对方当事人无异议的事实和证据开庭时经当事人确认后可不再核对质证**;”之后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第一审经济纠纷案件适用普通程序开庭审理的苦干规定》《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

3、等文件以及司法解释都明确规定,可在庭前交换证据。2001年12月31日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也粗略规定庭前证据交换制度。如规定庭前证据交换可以经当事人申请进行,证据较多,疑难复杂案件,应进行证据交换。最高院的规定只是明确人民法院可在庭前交换证据,并未要求必须庭前交换证据。可见,庭前证据交换制度并没有纳入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也未规定庭前不交换证据依法所应承担的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当事人不申请交换证据,交换后又提出新证据的现象仍时有发生。二、庭前证据交换制度有关理论与实践。实践中,各地

4、法院的庭前证据交换尝试,已远远走在最高院规定的前面。这种庭前证据交换的方式,为各地法院改革其原有的可逆性审理结构,提高了制度上的可能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但是我国的庭前证据交换缺乏必要和具体的操作规则,如证据交换的对象主要限于书面证据,内容上除对证据交换的范围方式,程序有所规定外,找不到其中应有的制度建设。实践中有的法院把证据交换理解为提前开庭,或等同于质证、认证,有的只是简单的送达证据副本了事,且多数情况下只向被告单方开示证据,原告得不到相应的证据交换。同时,我国还实行证据随时提出主义,当事人在庭前、庭中

5、、庭后乃至上诉,再审中都可以提出新证据、新主张,使得庭前交换证据丧失实际意义。与国外相比,我国庭前证据交换既无合法性、强制性、也乏完备性、系统性。三、建立庭前证据交换制度对我国现行程序法的影响由于庭前证据的先天不足,有人认为,“近年来的司法实践中庭前证据交换的作法并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不宜推行庭前证据交换。”对此观点,“笔者认为现代各国诉讼程序模式均朝着”“充分庭前准备,相对集中审理”发展,无论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国家,审前准备程序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庭前准备程序的一部分,庭前证据交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6、(1)明确争议论点,充分体现对抗性。通过庭前证据交换,当事人可在开庭前充分准备质证意见,在法庭上开展高质量的质证和辨论。(2)提高庭审效率,发挥庭审功能,法官在审前准备程序中对争议焦点有了清楚把握,可引导庭审的开展,并有利于案件的和解和撤诉。(3)避免证据突袭,有利于司法公正。利用法律上的技巧获取与事实相违背的胜诉结果显然有悖于诉讼的价值。庭前证据交换一般都在庭审之前通过交换掌握对方当事人证据,避免突然袭击。四、如何完善我国庭前证据交换制度任何一项诉讼制度,都有其赖以生存和运作的环境,离开这个环境,再好再

7、完美的制度也不能得到真正贯彻实施。庭前证据交换制度的效能发挥需要作为其生存,发展起点的基础制度的完善,自身规则的系统优化和各项保障制度的完善。为此,认为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完善我国程序等证据立法,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庭前交换证据属庭前准备程序,近年来司法解释虽然作了一些原则性规定,但根本不能适应现实需要,立法明显滞后于实践,制定完善的包括庭前证据交换制度在内的证据立法势在必行。首先,要明确程序正义理念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概而言之,就是建立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庭前交换证据现则体系。其次,要尽快制定统一的证

8、据法典。再次,构建“法律真实”证明模式。所谓法律真实是指在诉讼证明中,运用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应当符合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规定,应当达到从法律的角度认定是真实的程序。目前的司法环境尚不能为庭前证据交换制度提供合适的土壤,如法院的人权、财权、物权受制于地方,在当事人参与诉讼未遵守证据交换义务而导致证据失权。为此,构造证据交换制度,必须优化环境。落实司法权的独立性。(二)确定庭前证据交换的法律地位针对目前我国部分法院施行此制度的作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