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流域综合治理试题

小流域综合治理试题

ID:16254074

大小:4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8

小流域综合治理试题_第1页
小流域综合治理试题_第2页
小流域综合治理试题_第3页
小流域综合治理试题_第4页
小流域综合治理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流域综合治理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水土保持技术考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水土保持中所称小流域P2流域范围在30km2以下,最大不超过50km2地表水集水区域。2、小流域综合治理P2为了充分发挥水土等自然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小流域为单元,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农、林、牧等各业用地,因地制宜地布设综合治理措施,治理与开发相结合,对流域水土等自然资源进行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3、土壤侵蚀速度P3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的土壤侵蚀量成为土壤侵蚀速度(或土壤侵蚀速率)4、山坡防护工程的措施P4梯田、拦水沟埂、水平沟、水平阶、鱼鳞坑、山坡截留沟、水窑(旱井)、蓄水池以及稳定斜坡下部的挡土墙等。5、沟渠工程的定义与功能定

2、义:为防治坡面水土流失而修建的截排水设施,统称坡面沟渠工程。坡面沟渠工程是坡面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功能:A.拦截坡面径流,引水灌溉;B.排除多余来水,防止冲刷;C.减少泥沙下泻,保护坡脚农田;D.巩固和保护治坡成果。6、斜坡固定工程斜坡固定工程是指为防止斜坡、岩体和土体的运动、保证斜坡稳定而布设的工程措施,主要包括:挡墙、抗滑桩、削坡和反压填土、排水工程、护坡工程、滑动带加固工程、植物固坡措施和落石防护工程等。7、混交林P52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树种组成的森林,其中主要树种的株数或断面积或蓄积量占总株数或总断面积或总蓄积量的80%(含)以下。混交方式有株间混交、行间混交、带状混交、块状混交以及植生

3、组混交等。8、全封P52在封育期间,禁止除实施育林措施以外的一切人为活动的封育方式。9、造林成活率P53以小班或造林地块为单位,造林一年或一个生长季后,造林地上具有成活苗木的种植点数与作业设计的总种植点数的百分比。造林株数以穴为单位计算。10、封山育林P52对具有天然下种或萌蘖能力的疏林,无立木林地、宜林地、灌丛实施封禁,保护植物的自然繁殖生长,并辅以人工促进手段,促使恢复形成森林或灌草植被;以及对低质、低效有林地、灌木林地进行封禁,并辅以人工促进经营改造措施,以提高森林质量的一项技术措施。二、填空题1、水土流失(waterandsoilloss)在《中国水利百科全书·第一卷》(1990.12

4、)中定义为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亦称水土损失。2、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工程措施包括梯田、坡面小型截排蓄工程、水平竹节沟、田间道路、谷坊、拦砂坝、塘堰等。根据兴修目的及其应用条件,可以分为以下3种类型:山坡防护工程、山沟治理工程、河道整治工程。3、蓄水池按形式可分为圆形池、矩形池、椭圆形池等几种类型。4、梯田一般规划在25度以下的坡耕地(或山坡)上,25°以上的坡耕地原则上应退耕还草还林。5、梯田按田坎建筑材料分类可分为土坎梯田、石坎梯田、植物田坎梯田。6、按谷坊的透水性质,可分为透水性谷坊与不透水性谷坊。7、河道的演变形式

5、,可分为两种:其一是河道沿流程纵深方向上发生的变形,称为纵向变形。其二是河道与流向垂直的两侧方向上之变形,称为横向变形。8、人工造林类型有播种造林、植苗造林和分殖造林。9、穴状整地适用于地形破碎,土层较薄,不能采取带状整地工程的地方,整地型式主要为鱼鳞坑、大型果树坑。10、封育方式主要有全封、半封、轮封。三、选择题1、陈雷部长在学习贯彻新水土保持法视频动员会上的讲话中谈到,()是我国头号环境问题,严重威胁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防洪安全,国家将不断加大预防治理力度。A.水资源污染B.土地沙漠化C.森林面积减少D.水土流失2、下列不属于蓄水池的配套设施(B)。A.引水渠B.溢水口C.沉沙池D.排

6、水沟3、下列不属于阶台式梯田的为(C)。A.水平梯田、B.坡式梯田、C.波浪式梯田D.反坡梯田、隔坡梯田4、谷坊又名防冲坝,沙土坝,闸山沟等,是水土流失地区沟道治理的一种主要工程措施,谷坊一般布置在小支沟,冲沟或切沟上,稳定沟床,防止因沟床下切造成的岸坡崩塌和溯源侵蚀,坝高3-5m,拦沙量小于(D),以节流固床护坡为主。A.100m3B.200m3C.500m3D.1000m35、对拦砂坝的作用描述不正确的选项(C)。A.拦蓄泥沙(包括块石)调节沟道内水沙,以免除对下游的危害,便于下游河道整治。B.提高坝址的侵蚀基准,减缓坝上游淤积段河床比降,加宽河床,减小流速,从而减小了水流侵蚀能力。C.拦

7、蓄雨水和地表径流。D.稳定沟岸崩塌及滑坡,减小泥石流的冲刷及冲击力,防止溯源侵蚀,抑制泥石流发育规模。6、对护岸工程的设计原则描述不正确的选项(A)。A.为减少水流冲毁基础,护岸工程应大致按地形设置,形状允许急剧的弯曲。B.为减少水流冲毁基础,护岸工程应大致按地形设置,并力求形状没有急剧的弯曲。C.护岸工程的设计高度,一方面要保证山洪不致漫过护岸工程,另一方面应考虑护岸工程之背后有无崩塌之可能。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