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小学数学模块三作业

国培小学数学模块三作业

ID:16265399

大小:25.1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8

国培小学数学模块三作业_第1页
国培小学数学模块三作业_第2页
国培小学数学模块三作业_第3页
国培小学数学模块三作业_第4页
国培小学数学模块三作业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培小学数学模块三作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模块三作业一、选择题1.小学数与代数内容第一学段包括哪些内容?(ABCE)A.数的认识   B.数的运算  C.常见的量  D.式与方程E.正比例反比例  F.探索规律2.数与代数内容的教学应抓住哪几条重要的主线?(ABC)A.数概念的建立      B.运算的理解和掌握 C.问题解决与数量关系 D.代数的初步3.《标准》对整数的认识在第一学段设计了4条内容,下面哪几条是第一学段的内容?(ACDEF)A.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B.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

2、意义;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C.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万以上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D.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E.理解符号<,=,>的含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F.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4.分数和小数的联系是(   A  )A.部分和整体的关系B.具体的量C.分数起源于分D.小数是十进分数5.“数的运算”教学中的核心概念是(   C)A.数位      B.计数单位     C.运算律  6.学习估算有(      ACD  )价值。(多选)A.有利于人们事先把握运算结果的范围

3、,是发展学生数感的重要方面。B.为判断计算器、口算和笔算结果是否合理提供了依据。C.在具体情境中估算,有利于学生提高判断、选择的能力。D.估算有利于培养学生做事的计划性。7.标准中常见的量基本在第一学段出现,《标准》有关常见的量的规定包括哪些方面?(ABCDE)A.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B.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C.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D.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E.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8.保罗用

4、$5去购买牛奶、面包和鸡蛋。当他到达商店时,发现这三种食品的价格如下图所示: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使用估算比精确计算有意义?(A)A.当保罗试图确认$5是否够用时;B.当销售员将每种食品的价钱输入收银机时;C.当保罗被告知应付多少钱时;D.当销售员数保罗所付的费用时。9.史密斯家每星期的用水量是6000升,他家每年的用水量大约是多少升?(C)A.30000  B.24000  C.300000  D.2400000  E.30000001.修订后明确的两个常见数量关系是什么?请选择一个本学期教材中你认为“最难”的应用问题,说一说您是如何鼓励学生先独立思

5、考,再合作交流的,说一说学生所使用的方法。并结合新课标学习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 答:修订后明确的两个常见数量关系是: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一根绳子长100米,第一次用去42米后,第二次又用去27米,一共用去多少米?王老师还要用20米够吗?这道题给出后,我便放手让学生先独立解答,然后引导让学生质疑,分析数量关系,让学生知道这道题的数量关系是还剩的等于总量减去用去。在回报的过程中弄清是怎样想的。有的学生说我是这样做的:先用42加27等于69,求出用去多少米。然后再用100减69等于31,再比较31和20的大小。因为31大于20,所

6、以王老师还要20米够。学生所用的方法是综合分析法。通过这次新课标学习对自己的教学活动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使我更加明确了今后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意识。关注生活中的数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教学,做到会了的不教,学生能自己学会的就给学生留有时间让学生自己学会,教给学生能学会的知识。在教学中多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人人都学到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请参照《标准》对于方程学习的要求,列举教学中的一个案例,说说如何促进学生形成符号意识或模型思想。答:《数学课程标准》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中

7、小学教学的衔接出发,要求小学阶段学生也要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为了让学生联系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说说怎样求出x的值。同时还要学生注意三点:一是规范解方程的书写格式。等式变换时,每个等式的等号要上下对齐;二是利用等式的意义对方程进行检验,只要看左右两边是不是相等;三是联系上面的过程,深刻领会什么是“解方程”。作为教师要知道方程就是一种数学模型,它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相等关系的数学模型。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准确清晰地认识、描述和把握现实世界。五上教材主要安排的了求和、相差关系和倍数关系等一些基本问题,它们是最基本的数量关系,所以在列方程

8、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找到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是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列方程解决问题与列算式解决问题相比,在思维方式上是一个飞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