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社科文阅读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社科文阅读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ID:16266987

大小:464.0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8-08-08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社科文阅读题解题方法和技巧_第1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社科文阅读题解题方法和技巧_第2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社科文阅读题解题方法和技巧_第3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社科文阅读题解题方法和技巧_第4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社科文阅读题解题方法和技巧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社科文阅读题解题方法和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总复习之现代文阅读部分社科文阅读题解题方法和技巧必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本,主要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议论和说明类文章。1.理解B⑴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⑵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C⑴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⑵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⑶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⑷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纲再现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理解文中基本概念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根据内容合理推断设题类型考试题型选文特点1、选文时代感强(1)常关注最新的考古发现,最新出现的社会现象,文化现象,世界政治形势等。(2)内容基本是人类关于生物、电子通

2、讯、天文学等方面研究的新发现和发明创造,是人类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成果。选文特点2、文章内容单一,结构相似。科技类说明文,一般是围绕一个概念展开,对这个概念从几个方面加以阐释。弄清:①文章的概念②分析概念(导因、困难、用途、功能)科技文:通过对一个新概念、新发现、新发明在纵向上的分析,进行几个方面的说明,如发现过程、目的、所遇困难、其它相关原因等,重在因果推理、现象介绍、功能说明等。(1)分清文章出现的概念(主概念与次概念及其关系)。(2)注意文中的关联词,注意表程度表范围的副词。3、文章思路明晰(说明“概念)选文特点解题方法与技巧第一步:划读原文找“概念”1、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2、

3、重要问题及概念前后的修饰语、限制语以及有指代意义的词语。3、关联词4、中心句、要点句及联结句。5、特殊句(判断句或有判断意义的句子;双重否定句;疑问句等)第二步:划读题干找方向(题目要求、提示)1、题目要求是什么:正确还是不正确的项。找正确项,须用排除法;找错误项,运用重点突破法;2、提示方面:题干中有些词语经常出现,分为三类:A、“解释”“理解”——表明命题者在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错因应注意“内容方面”和“程度差异”;B、“推测”“分析”——考查对文章延伸意义的理解,错因常在“程度差异”与“逻辑错误”;C、“原因”“证据”——考查对文章逻辑关系的理解,错因与B类同。解题方法与技巧

4、第三步:对读题目,找区位,找差别,找错因,找答案。1、找区位,审题干。即阅读每一选项,并从原文中找到相对应的区位。2、找差别,包括内查语意与外查关系。内查语意。对照原文,精读相应文字,查找区位的相关叙述与选项有没有意思上的差别,尤其是一些细微的差别,如程度、范围、角度、先后顺序等。外查关系。查找时,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话题关系——与前后文是否属于同一话题;逻辑关系——在逻辑上与前后文是否一致。解题方法与技巧3、找错因(1)张冠李戴。把甲的观点、发明、创造说成乙的观点。此时,应特别注意选项句的主语与宾语。社科类与科技类常见的干扰项有八种情况:(2)误划类别。把本属于同一类的拆

5、开,说成两类或几类;或把本不属于同一类的合并一类。此时注意选项的修饰语位置。解题方法与技巧(3)指代错误。选项句对原文中的“指代内容”解释有误,或是类别上,或是程度上。此时注意选项句指示代词,如:这、这些;此、与此相反等。(4)混淆范围。部分与整体;或然与必然;可能与肯定;偶尔与往往;轻度与严重。此时特别注意表程度、范围的关键词。解题方法与技巧(5)推测有误。实际上就是在时间上、逻辑上的混淆范围,即有意把原文中设想或推测说成已经。此时应对照原文,注意表时间、表结果概念的关键词。(6)无中生有。原文中并无此意,而凭空捏造出某种意思。注意:A、选项句意思往往和文章的整体意思相近,但就是无法在

6、原文找到依据。B、选项句的几个词在原文中都有,但却在原文中的不同位置。C、选项句往往说得很有道理,但不是文中观点。解题方法与技巧(7)混淆因果。两种情况:一是因果倒置,二是强拉因果,即把本无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硬说成有因果关系。(8)偷换概念。选项句对概念的理解与原文中的概念不统一,或在类别上,或在范围上,或在程度上。注意:与原文相比增加或减少或替代了的词语,甚至要考虑“的”“了”等虚词,看看是否改变了原文意思。解题方法与技巧考题分析[2001全国高考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铜奔马正名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是1969年在甘肃武威出土的,据云当时被定名为“马踏飞燕”,也有

7、学者引经据典,将其定名为“马超龙雀”。最后可能因为众说纷纭,无奈之下取名为“铜奔马”。“铜奔马”一名虽然简明扼要,但有马无燕,未惬人意。最近有人在《光明日报》上撰文,更考定此物应名“飞廉铜马”。其根据有二:一是《后汉书·董卓传》中有“飞廉铜马之属”的记载,二是“《三才阁会》里的飞廉图,便是一只飞鸟”。愚意此说更属不妥。首先,《三才图会》一书乃明朝嘉靖、万历间人所作,且《四库提要》认为其中采摭浩博,然间有冗杂虚构之病。其次,关于“飞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