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社科文阅读解题

高考社科文阅读解题

ID:41058666

大小:41.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8-15

高考社科文阅读解题_第1页
高考社科文阅读解题_第2页
资源描述:

《高考社科文阅读解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社科文阅读解题规范一、方法指导:1、坚持一种信念:答案就在原文中。2、坚持“三字方针”:读(题干选项)找(文中信息)比(选项和信息)3、清楚十大误区:颠倒主次故意歪曲或然必然已然将然过于武断强加因果无中生有夸大事实以偏概全答非所问4、注意勾画关键词:程度与范围——最、个别、凡是、全、都、部分、除了、一些、有些、几乎、多数、有时、唯一、全部、全都等。时态——目前、打算、预计、未来、之后、必将、必然、一旦、如果、可能、也许、已经、不久、将来、曾经、过去等表示时间的词语逻辑——原因、因为、因此、只是、只要、只有、如果、与此相反、大约、大概。还要注意与原文相比

2、增加或减少或替代了的词语,甚至要考虑“的”“了”“过”等虚词,看看是否改变了原文意思。二、解答步骤1、看题干明要求:看清题干中的明示和暗示2、整体阅读重点勾画3、筛选信息在文中找到与该题干相吻合的信息点。4、比较确定将题干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确定“选是”或“选非”。试题演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建筑的情态(节选)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于其形象化,以形感人。这种形象,却多与建筑有关。“来曰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这些建筑形象,都诗化了,情态化了,所以都是那么的感人。反过来说,由

3、于文学的积淀,中国古代建筑的形象也变得含情脉脉。当我们看到建筑中的回廊、栏杆、台阶、屋檐、门窗等等,都会触景生情,这些形象本身就是诗一般的语言。“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中国古代建筑不仅美在建筑形象,更美在其空间。它多形成内向性庭院式空间,情态也在其中。早在东汉,就有《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这是一处很有情趣的庭院空间。诗中一对恋人依依惜别,赠枝叶留念,读来感人。这一情结,以美丽的庭院作背景;但反过来说,这个庭院由于有了如此美的生活而积淀起更多的情态符号。“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

4、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庭院春夜,形态朦胧,动人之至。“半人家”,有一半被月光所照,一半在阴影里,生动无比。在静谧中使人感受到有一股春的暖流弥散在空气中;虫声在夜静人闲之中,更表现出春的气息。若身历其境,仰望夜空,星斗横斜,会令人憧憬,感到时光在流逝,一切的历历都留在这美好的庭院空间中了。苏州拙政园里有个小园——“海棠春坞”,院子三面围廊,一面是粉墙。靠粉墙处一个花台,上面植数竿修篁,一丛海棠。每当海棠花盛开,给小院增添许多美感。苏轼有诗《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诗与小院,似乎互为比兴,增色不少。相传

5、这个小院就是依照《海棠》诗意而作的。三面环廊,意象出诗中的“月转廊”,表示夜已深。可以说,没有诗情画意之素养,就不会游园,也不懂造园。1.选出下列对第一段文字理解最准确的一项()A.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形象化是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B.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唐诗中感人的艺术形象大多是建筑形象。C.作者引用唐诗是来说明中国古代建筑多是诗化、情态化了的。D.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只有形象本身富有诗意,才能使人触景生情。2.选出下列不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多形成内向性庭院式空间,情态也在其中”这一观点的一项是()A.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B.庭中有奇树,绿

6、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C.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D.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第二段引用词句“庭院深深深几许……”,意在表明中国古代建筑主要美在形象。B.《庭中有奇树》描写恋人院中依依惜别,赠枝叶留念,使美丽的庭院更具情态化。C.“更深月色半人家”,是说一半被月光所照,一半在树的阴影里。D.读了《海棠》诗,更能够理解诗人以拙政园的“海棠春坞”为题材的原因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

7、,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交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人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自己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

8、一些年,到晚唐大概就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