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制作理念与传统教学的差异

微课程制作理念与传统教学的差异

ID:16288677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9

微课程制作理念与传统教学的差异 _第1页
微课程制作理念与传统教学的差异 _第2页
微课程制作理念与传统教学的差异 _第3页
资源描述:

《微课程制作理念与传统教学的差异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微课程制作理念与传统教学的差异  微课程制作流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第一,选取知识点。教师从教材中挑选出一个重难点或具有代表性的知识点,作为微课程的基本内容。第二,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撰写微课脚本。主题明确、针对核心概念;能用独特的思维方式设计出富有创意的表现方式;第三,确定开发路线。根据微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来选取实拍视频、录屏、二维动画、三维动画、htlm页面这五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第四,微课程开发制作。利用各种媒体工具开发课程,制作出一个时长约在3-15min的视频。第五,调整优化。微课程初步制作完成后,对照

2、教材对内容合理性进行评估,并从学生角度增加背景音乐、动画等因素,以促进微课程作用的有效发挥。  本质特征方面。传统教学理念较为刻板、僵化、固守成规。基于传统教学理念的实践教学虽然能够获得一定的教学成果,但对于学生的认知能力而言,这个过程需要耗费较多的精力,整体难度相对较高。微课程制作理念则具有良好的变通性特征。这一理念将当前主流因素引入教学中,借助移动智能终端、在线网络平台等,将单调的教学与现代化技术充分联系起来。对于学生而言,微课程制作理念更加符合其对学习的认知和预期。学生地位方面。传统教学理念将教师作为教学课堂的主导,学生仅

3、作为服从者角色出现。相比之下,微课程制作理念则提出了与传统理念完全不同的方案。在整个制作过程中,教师不但需要将教材中的知识点转化成学生便于理解的视频内容,而且会在微课程的制作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到微课程的制作过程中,达到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对于学生而言,微课程制作理念的应用优势在于:其充分满足学生的被尊重需求。在微课程制作理念的影响下,随着学生地位的提升,其从微课程学习中获得的满足感、成就感逐渐增多,这种变化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改善教学质量。教学目标方面。传统教学理念的教学目标是用灌输法教会学生相关知识或技能。教师在课堂上

4、使用大量的目标铺垫内容,而真正意义上的目标内容仅是铺垫内容后的结论,不一定是真实的,教学目标实现难度较低。但随着学生所掌握知识、技能的增多,若未及时进行巩固,学生很容易遗忘大部分知识。而微课程制作理念则更加注重教学目标的真实性、学生自学能力等。从表面上看,虽然微课程制作理念目标只是个体上的教学目标,但随着教学活动的不断展开,多个个体目标相加在一起,就会形成整体教学目标,对学生自学能力、实习阶段的知识再学习将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秉承微课程教学理念开展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自学能力及沟通能力,促进学生

5、的综合发展。时间分配方面。传统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的时间分配模式提出了固定要求,即占用所有课堂时间开展教学,并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相关课后作业。事实上,学生的注意力维持时间是有限的[1]。当教学时间超出一定范围后,学生将难以继续维持自身的注意力。相比之下,微课程制作理念对时间的分配则更加灵活。这一教学理念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注意力维持特征,将微课程时长控制在15分钟以下,并将前期学习任务调整在课余时段中。对于学生而言,这种时间分配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微课程制作理念的引入可对教学氛围、教学效

6、率起到良好的优化作用。与传统教学理念相比,微课程制作理念更加灵活、新颖,其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打造合理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微课程制作理念更容易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起到维持学生兴趣、提升其学习积极性等重要作用。  [1]秦永丽.“互联网+”背景下的微课设计与翻转课堂应用———评《微课程设计制作与翻转课堂教学应用》[J].中国教育学刊,2016,(11):116-118.  作者:贾武单位:宁夏职业技术学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