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概说》《中国文化概观》作业题答案

《中华文化概说》《中国文化概观》作业题答案

ID:1629901

大小:4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1-12

《中华文化概说》《中国文化概观》作业题答案_第1页
《中华文化概说》《中国文化概观》作业题答案_第2页
《中华文化概说》《中国文化概观》作业题答案_第3页
《中华文化概说》《中国文化概观》作业题答案_第4页
《中华文化概说》《中国文化概观》作业题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华文化概说》《中国文化概观》作业题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华文化概说》、《中国文化概观》作业题答案第一次一、填空题。1.从本质上讲,中华传统文化乃是一种以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为主体,由多民族文化相互补充的具有鲜明整体特征的文化。2.新石器时期,先民的崇拜可分为三大类自然崇拜、生殖与祖先崇拜、图腾崇拜。3.所谓“中”,乃是居于四方之中的的意思,故称“中国”。“中华”之“华”乃是“光辉、文采、精粹”的意思。4.在众多的氏族、部落之中,主要有三大文化集团:华夏集团、东夷集团、苗蛮集团。5.殷商时代的突出成就之一青铜文化的主要特点是种类繁多、工艺复杂、粗犷狰狞的审美追求。6.秦王朝时期最大的文化特征是“大一统”。7.古代的马车是有等级的,观车

2、后之旌旗便可知乘车者的身份。8.我国著名的“江南三大名楼”是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9.诸子文化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那是我国文化思想史上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10.唐代诗歌的发展,一般分为四大阶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二、名词解释。1.“四书五经”6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2.春节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3.图腾崇拜图腾崇拜是将某种动物或植物等特定物体视作与本氏族有亲属或其他特殊关

3、系的崇拜行为,是原始宗教的最初形式,4.茶禅一味茶与道家以及佛教的禅宗也有密切关系人们往往将茶理与禅理结合在一起称之为“茶禅一味”。第二次一、判断题1.生殖崇拜是指对天地山川日月的崇拜。(×)2.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的第一部断代史著作。(√)3.明清小说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可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61.我国的白酒是世界上独有的一种蒸馏酒,它的问世是酿酒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2.世界上最古老的茶树生长于中国西北。(×)3.现代最重要的烹饪方法“炒”是在唐宋时期发明的。(×)4.先秦时期已有“衣”“裳”之分,上衣下裳,是当时男女通用的服装形式。(√)5.科举制

4、的雏形——开科取士试行于唐代。(×)6.长期以来,古代中国文化多半是以华北为中心的。(√)7.英雄传奇小说是章回小说中最早出现的一类。(×)一、简答题1.简述中国传统建筑的总体特征。答:1、以木材构成的框架式建筑为主体砖石结构的建筑为其补充;2、以矩形的中轴线对称格局为主体以强调自然灵活的布局方式为补充;3、以实用为主体以美观为其补充;4、以等级制的标志为主体以富于个性特色的创造为补充。2.简述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答:1、引礼之法,礼法结合;2、家庭本位,伦理法制;3、法为法世之具,缘法断罪;4、无论是求,调处息争;5、法典体例上断“诸法合体,民刑不分”与法律体系上

5、的“诸法并存,民刑有分”。3.较之唐代科举,宋代科举有何变化?答:1、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6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2、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3、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4、从宋代开始,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1.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可分为哪几个阶段?答: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语录体《论语》、《墨子》;第二阶段:对语式论辩文《孟子》、《庄子》;第三阶段:专题论文《荀子》、《韩非子》。第三次论述题:请论述中华传统文化的“俗”与“雅”的关系。答:1、俗文化一般

6、比较粗糙、朴素,富于感情色彩,是一种具有自发性、传承性、非理性等特征的文化成果;而雅文化一般比较严整、精细,富于思辨色彩,是一种具有系统性、规定性、普遍性等特征的文化成果。2、俗文化更多的构成了它的多元特质,而雅文化则更多地体现了它的一体化程度。3、俗文化和雅文化之间并不是一种绝对对立、相互排斥的关系,在更多的时候,它们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转换的关系。4、俗文化是雅文化的基础,雅文化则是在对俗文化进行不断总结、反复批判,直至扬弃、完善而后所形成的。但在某些特殊条件下“雅”也有可能回归于“俗”。5、国家的法律是一种严肃的事物,属于雅文化的范畴,但它却产生于俗文化的人们生活习惯之中

7、。一部中国诗歌史,从某种意义上说6是俗、雅撞击史。6、俗文化和雅文化是永远并存的,也是永远斗争的,二者间是永不休止的相互渗透、融合的。第四次。论述题: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什么?请论述之。答:孔子学说对核心是“仁”。1、仁是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仁,从人从二,讲的就是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解释仁为“爱人”。这里的“爱”,是友爱、亲近之意,是带有极强主观感情色彩的感情投入。在上古时代,这个爱更多地表现在血缘关系的紧密程度上。这就给“仁”赋予了血缘的最初本义。因此,孔子将最初的范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