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反应釜操作规程

高压反应釜操作规程

ID:16299292

大小:2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8-09

高压反应釜操作规程_第1页
高压反应釜操作规程_第2页
资源描述:

《高压反应釜操作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压反应釜使用规程1、每次使用前仔细检查反应釜及仪表,压力表指针是否指向0,反应釜盖和反应釜体连接是否正常,反应釜体与支架放置是否正常,皮带是否正常,温度探头是否插入孔内,加料口是否关闭。2、按实验要求投送液体物料,投送方法为打开反应釜盖,通过烧杯加入,投送完物料后,将釜盖盖上,拧紧螺丝。3、关闭氢气、氮气进气阀、出气阀,检查氢气管道、氮气管道两端是否密封。4、打开搅拌开关,检查搅拌是否正常,如出现异常,停止后续操作,检查汇报。5、轻轻打开氮气钢瓶总开关,然后轻轻打开氮气减压阀开关,待氮气分压达到1.2Mpa左

2、右后停止。6、轻轻转动打开反应釜氮气进气阀,待反应釜压力表指针停止转动(理论上此时反应釜压力表读数与氮气减压阀分压表一致,考虑到表不一样,此时可能为1Mpa)时,轻轻关闭反应釜氮气进气阀。等待5min,仔细查看反应釜压力表读数,如果有降低,则停止后续步骤,关闭氮气钢瓶总阀,进行检漏,方法为将检漏液轻轻涂到气体连接口,包括进气口、出气口、仪表连接口、八个釜盖螺母等,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7、检漏完毕后重复第5、6步骤,直至1Mpa气压下无泄漏现象。8、轻轻转动打开反应釜出气阀,直至其气体压力显示为0。9、重复操作6

3、、7、8步骤三次。关闭反应釜出气阀,关闭氮气钢瓶总开关及分压开关(注意分压开关拧松为关闭)。10、轻轻打开氢气钢瓶总开关,然后轻轻拧紧氢气减压阀开关,待氢气分压达到0.8Mpa左右后停止。11、轻轻转动打开反应釜氮气进气阀,待反应釜压力表指针停止转动(理论上此时反应釜压力表读数与氢气减压阀分压表一致,考虑到表不一样,此时可能为0.5Mpa)时,轻轻关闭反应釜氢气进气阀。12、轻轻转动打开反应釜出气阀,直至其气体压力显示为0。13、重复操作11、12步骤三次,但要注意最后一次操作不需要关闭反应釜出气阀,要保持约0

4、.5Mpa的分压(以氢气减压阀的分压表为准,指示0.8Mpa)。关闭氢气钢瓶总开关及分压开关(注意分压开关拧松为关闭)。14、打开搅拌器冷却水开关,保持循环冷却水畅通。设定温度至120℃,开始升温,同时将搅拌速率调整至300r/min,升温电压不超过220V。15、密切关注压力表读数,看是否有异常,如发现指正异常显示,则切断电源,通入釜体循环冷却水,让釜体迅速冷却至40℃时,打开反应釜出气阀。分析事故原因,向仪器负责人汇报。16、温度至120℃左右停止加热5min,若无异常,将反应釜温度设定至230℃,升温电压

5、不超过220V。密切关注压力表读数,看是否有异常,如有异常,切断电源,自然冷却,待釜体冷却至120℃时,通入釜体循环冷却水,让釜体迅速冷却至40℃时,打开反应釜出气阀。分析事故原因,向仪器负责人汇报。17、温度至230℃左右停止加热5min,若无异常,将反应釜温度设定至260℃,升温电压不超过220V。18、适当调节反应釜温度,直至温度显示270±1℃,缓慢将搅拌器速度调节至700r/min。计时反应1h,观察反应前后压力表指针读数变化,并做记录。19、反应结束后,将温度开关设置至室温,自然冷却到120℃,通入

6、釜体循环冷却水,让釜体迅速冷却至40℃时,打开反应釜出气阀,直至压力表指针显示为0,打开反应釜氢气进气阀,直至氢气减压器分压表指正显示为0时关闭氢气进气阀。20、拧开螺丝,打开釜盖,用橡胶管将反应后溶液析出,固体料用勺子咬出,完全取干净后用自来水洗3遍(配合毛刷刷洗内腔表面),再用蒸馏水冲洗2遍。注意事项:1、高压反应釜为危险设备,设备运行时至少保持1人在岗。2、严格按上述操作流程操作。3、第一次充氮气至1Mpa时,一定要记得压力检漏。4、如果反应过程或升温过程中发现异常,不要惊慌,按照上述步骤操作。5、温度降

7、至40℃时,方可打开反应釜气体排出口。6、只有当反应釜压力表指正显示为0,且温度低于40℃时,方可打开反应釜盖。7、拧紧或拧松釜盖螺丝时,需要按照对称及顺时钟方向原则,千万不要挨个拧动。拧螺丝时,先用小力矩,50-80N·m,逐渐增大力矩,最大不超过150N·m,(一般需要拧动4遍以上,或力矩接近150N·m时螺丝仍无转动即可视为拧紧。)8、打开或关闭钢瓶总阀及分压阀开关时要慢,时刻主要压力表指针是否正常,特别注意分压阀开关拧紧为开,拧松为关。9、打开或关闭反应釜进气阀及出气阀时,要注意轻轻拧动,不要用太大的力

8、。特别注意两只手的配合,即一只手紧握紧握十字连接把柄,另一只手轻轻拧动阀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