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与建筑风格之 住宅设计如何走出“个性”桎梏

产品设计与建筑风格之 住宅设计如何走出“个性”桎梏

ID:16336616

大小:3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9

产品设计与建筑风格之 住宅设计如何走出“个性”桎梏_第1页
产品设计与建筑风格之 住宅设计如何走出“个性”桎梏_第2页
产品设计与建筑风格之 住宅设计如何走出“个性”桎梏_第3页
产品设计与建筑风格之 住宅设计如何走出“个性”桎梏_第4页
产品设计与建筑风格之 住宅设计如何走出“个性”桎梏_第5页
资源描述:

《产品设计与建筑风格之 住宅设计如何走出“个性”桎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住宅设计如何走出个性桎梏2006-6-5被样板笼罩的个性    这里我们澄清两点,一是建筑的设计和住宅内部的设计在思想的层面来讲,是归属于同一个范畴的;另一点就是这些同属于“生活”的宏观的建筑设计和自我微观的居室设计,都受自缚于当下狭隘的“个性”和“特色”的厚茧之中,一个又一个的样板已经捆住了设计的手脚。    我们的生活可以说充满了样板,无穷无尽的不同的样板涌现在我们面前,无论古典或浪漫,前卫或时髦,都可以找到样板。当下的文化并不仅仅有粗俗的样板,也有炫耀富贵的样板,高雅或前卫的样板,我们所需要

2、和追求的另类的风格或者现代的情趣都可以对号入座。我们有规范的、流行的样板的同时,也有了各式各样的新的另类样板,只是我们以为这不是样板而已。    所谓消费主义并不是当年人们以为的大吃大喝、挥霍无度,反而是讲求品位和“生活风格”,反而是别有追求和日渐优雅。我们的样板其实不是“俗”,反而是“雅”;不是媚俗,反而是媚雅。当代消费主义的多元选择和分众的服务给各种小众的品位和追求一个完备的选择的机会。于是,我们可以发现,拒绝样板不可思议地往往变成了另类的样板。无论是前卫的艺术还是激进的思想都有自己好的样板,

3、只是这些样板让你觉得在反样板。现代主义的艺术当年曾经是了不起的反样板的典范。冲破样板的英雄像毕加索当年何等不同凡响,冲破流俗的趣味,如今也是一种生活风格,受到了新的中产阶级的追捧。整个现代主义如今都成了中产阶级的时髦文化,被到处接受。而像格瓦拉这样的反抗英雄也变成了BOBO族的最爱,他的头像成了T恤上最好的图案,有关他的充满豪言壮语的话剧成了真正的酷和爽的象征。    其实,新的中产阶级的妙处就在于大家并不是早年老老实实赚钱的守财奴,而是前卫又飘逸的时尚人士。他为慷慨的激情喝彩,为前卫和另类欢呼。

4、他并不从众,而是时刻显示自己未必和别人相同的一面。如今前卫和反叛不但不会如凡高那样潦倒,也不会和格瓦拉那样悲壮,反而变成了一种反样板的样板,变成了我们争相追捧的生活。消费主义时代的日常生活的脱节之处就在于我们将生活割裂成不同的片断,这些片断各不相同,彼此分裂。我们在工作时间是努力发现一切机会的敏感的白领,而下班后我们却体验一种超越“庸俗”的高雅。    于是,消费主义反而容得下各种变化。一个样板当然不够,那也是工业时代的想法,是老福特的T型车。如今是信息时代,是所谓的“后福特主义”的时代,到处说的

5、是“灵活积累”,于是好多样板让我们眼花缭乱。“总有一款适合你”,你是跑不出去的。    我们对于家居的选择其实也是如此,我们的“个性”其实也是消费文化塑造的,也就难免在其中,而致命的是这非常难以逾越。看看每一种人都说自己已经超越了样板,其实还是有个样板在。人人说不要样板,一旦没有样板,我们还真立即就不知所措。    难道我们没有办法拥有拒绝样板的生活了吗?    摒弃样板,创造属于自己的“多余之物”。我们有记忆和历史,就像我们每个人的指纹,是没有办法跳过或篡改的,是样板无法管束的东西,是个人的见证

6、,只要我们不用样板压制这样的东西,我们就可以在样板之上加一点东西,一点属于我们自己心灵和记忆的东西,一点自己的隐秘的诗意,一点多余却对于自己具有巨大意义的东西。有了这样的多余之物,一个家会有一种“灵魂”,一种活气,一种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感。我们不害怕样板,因为里面有自己的多余之物,有属于自己的一些不可抗拒的个人的痕迹,一些属于主人自己的隐秘的物品,家就会活起来、就会有你的生命在其中灌注,就会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活力。    只是现在所谓的“样板”已经千篇一律的,尽管也绝对巧妙地装扮个性,但是那种个性是

7、刻意的、作秀的,它们是呈现在杂志上、图片中的。这也正好符合白领们的生活趣味,在精打细算的以经济为依托的有限选择中,艰难地坚持某种臆想的个性。    审美力的退化,有时比思想和知识的退化还要可怕。我们经常能从媒体上看到日本和韩国人怎样在当代生活中顽强而自信地坚持传统的生活趣味,从服装、饮食、餐具、家具到节庆的氛围,那是一种极其自然的、朴素的、无需做给人看的状态。我们也曾拥有这种审美力的自信,但是它已被横断得太久,难以自然而然地续接了,当代种种意识形态化审美力的强化,已经使我们的审美力变得不中不西、不

8、古不新,最重要的,是失去了自信。    在比小资稍有一些自信的艺术圈子里,往往崇尚更为另类的生活方式,但是另类其实是一种将艺术状态与生活状态混为一谈的状态,并且也存有某种“作秀”成分。所以,我们要有意避开“艺术气质”而改用“审美力”这个有些抽象的词,是想说明并不是艺术家才能够艺术地生活,普通人在生活中如果有对生活质量的注重,有一种审美上的自信能够自然而然地生活,那么,他就具有审美力,他可以生活在艺术与个性之中了。    让个性在传统里找营养    建筑的中国特色需要一个过程。阅读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