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育不堪承受之重

历史教育不堪承受之重

ID:16371323

大小:2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9

历史教育不堪承受之重_第1页
历史教育不堪承受之重_第2页
历史教育不堪承受之重_第3页
历史教育不堪承受之重_第4页
历史教育不堪承受之重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教育不堪承受之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历史教育不堪承受之重  毋庸讳言,在如何定位历史教育的价值与功用这个问题上,我们曾走过弯路。突出政治的年代,历史学沦为政治的附庸,历史教学相应就成为政治灌输的工具,处处为政治理论、政治观点做注脚;“应试教育”炙手可热之时,历史学又曾被片面地理解为记诵之学,历史教学也就被简单地视为知识传输的工具,仅仅满足于让学生记住几个年代和人名。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历史学科越来越回归其本来面目,人们对历史教育价值功用的认识也开始恢复其题中应有之义。比如近几年,有识之士一再倡导历史教学要注重思想性,体现人文性。这既是对以往那些扭曲或降低历史教学价值目标作法的矫枉与纠偏,也是基于学科

2、内涵及学科特点的专业性、科学性思考。  但是,矫枉切忌过正,思想性、人文性价值目标若不紧贴历史教学本身,也极易陷入凌空蹈虚一途,从而无法落实。这是笔者拜读了王雄老师的《人类共识:历史教育的新使命》(见《历史教学》2015年第2期,以下简称王文)后的一点感触。王雄老师胸襟开阔,立足点高,其文透露出强烈的问题意识与人文关切,读后受益良多。但是文中有意无意流露出的一些倾向,也颇引人思索。兹不揣浅陋,略论如下,以期与王雄老师商榷并求教于广大同仁。  王老师有思想,有责任感,虑深思远,提出历史教育的新使命是“人类共识”。“人类共识”就字面看似乎有些宽泛不定,好在其意下所指,大家心知

3、肚明。就个人价值取向和教育的终极目的而言,笔者认同王老师的提法。但具体到中学历史教育,则感觉王老师的观点主张有思出其位,操之过急之处。历史教育目标的制定要具体考虑历史学科的特定范围,中学教育的特定阶段。若陈义过高,求成过急,造成历史教育无法承受之重,非但欲速则不达,还极有可能从另一个方向扭曲历史。  王老师是一个博学的人,行文所至,论学科,则涉及生物学、哲学、社会学、法学等诸多学科;论问题,则既涉及人的异化、什么是正义这样一些人类长期以来聚讼不已的问题。另外还涉及文明冲突、生态危机一类全球热点问题,以及现代性的悖论、儒学的现代性转化一类学术焦点问题。古今中外,广征博引,论

4、证堪称周密恢弘。但这里其实已经潜藏了一个悖论:借助如此众多学科、众多论据论证得出的目标,怎么能靠历史一门学科来达成?  王文末尾提到了专业化的意义,主张专业人士要“用更为专业的精神与技能来解决本专业面临的问题”,此言甚是!一个专业工作者对自己所从事专业的价值与作用要有充分的信心,同时也要对其边界与局限有着清醒的认知。历史内容确是纷繁复杂,但历史学毕竟只是众多学科中的一门,历史教育也绝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有些问题超出了历史学的范围,不是历史教育所能解决的;还有些目标要靠众多学科“联合攻关”才能达成,而无法凭借历史教育一己之力“包打天下”。  先来看一个小例子。王文认为高中

5、思想史很不完整,缺少很多重要的思想家,“甚至连马克思的思想都没有阐释清楚”。且不说要把马克思的思想阐释清楚谈何容易!问题在于高中历史课有必要把马克思的思想全部阐释清楚吗?历史课毕竟不是思想课(高中有专门的思想政治课,是否把马克思的政治思想阐释清楚了?也很难说),历史课上的思想史,当然也关注思想本身,但重点还在于从“史”的角度关注。关注思想的脉络发展,更关注思想之所以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思想对社会发展造成的后果影响。只有这样,从本专业的角度,借助专业的方法,才会有助于学生专业素养、专业思维能力的培养。舍此不图,却为了一个特定目的孤零零地去重点阐释思想本身,恐怕会使历史课大失本色

6、。  如果说马克思的思想还是历史课的重要内容的话,对于历史课,王文还有离历史专业更远的要求。比如,作者引用了与就业有关的两段材料,本意是用于说明女权的发展历程,并进而引导学生认识社会进步的艰巨性。应该说,这正是运用历史的材料、历史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有关历史专业的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培养。但是王文开头却先提出:“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该如何到社会上去找工作?如何选择在社会保障方面更好的工作?这些问题其实与高中生密切相关,可是在历史课程里并没有体现。”这些问题确实和高中生密切相关,但也确实不适合在历史课程里体现。让历史课来承担就业指导的功能,结果恐怕只能是别人的田耕不好,先荒了自己

7、的地。这看似是对历史课程的重视,实则是对历史教育功能的一种滥用,使历史失去固有的专业内涵,混淆与其他学科的界限,最终变成“四不像”。试想,与高中生密切相关的问题不是太多了吗?如果一律在历史课程里体现,真不知将伊于胡底!  相对王文的中心论点及对很多问题的详尽论述,以上所举不过是两个细节。但见微知著,由此小例子即可看出王雄老师对历史课程的功能作用寄望甚高,以致有超出历史学科所能承担的专业范围,越位过界之处。历史课程毕竟不是百科全书。确实,由其学科内容与学科特点决定,历史教育在传播人类共识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也有着义不容辞的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