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安徽省淮南市2015届高三一模考试

【地理】安徽省淮南市2015届高三一模考试

ID:16378194

大小:636.75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9

【地理】安徽省淮南市2015届高三一模考试_第1页
【地理】安徽省淮南市2015届高三一模考试_第2页
【地理】安徽省淮南市2015届高三一模考试_第3页
【地理】安徽省淮南市2015届高三一模考试_第4页
【地理】安徽省淮南市2015届高三一模考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理】安徽省淮南市2015届高三一模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ks5u.com2015年安徽省淮南市高三一模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一、选择题读下列中国分地区城镇化率示意图,回答23~24题。23.图例分别代表的是()A.东部、全国、中部、西部B.中部、全国、东部、西部C.西部、中部、全国、东部D.全国、东部、中部、西部【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通过考查城镇化率,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判图能力。【解析】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中东部经济是最发达的地区,西部是经济最落后的地区。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率是呈正比关系。所以,东部地区城镇化率是最高的地区,西部是城镇化率最低的地区,即可判断出答案选D。24.该图直接反映的我国城镇化发展中的主要问

2、题是()A.城镇化发展较平衡,东中西部区域差异扩大趋势明显B.城镇化发展较平衡,东中西部区域差异扩大趋势不明显C.城镇化发展不平衡,东中西部区域差异扩大趋势明显D.城镇化发展不平衡,东中西部区域差异扩大趋势不明显【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通过考查不同地区的城镇化率,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地理信息,阐述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由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各个地区的城镇发展水平并不平衡,从1986年到2008年我国东中西部各个地区的差距也在逐渐增大。故答案选C。825.为了解决城市内涝频繁问题,我国打造海绵型城市(海绵型城市,是让城市像海绵一样,下大雨的时候吸水,干旱的时候把吸收的水再

3、“吐”出来)。下图中城市绿地建设,符合海绵型城市要求的是()【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通过道路的建设,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判图的能力,以及学生对地理事物的综合运用能力。【解析】由题中材料可知,在下雨的时候地面由于吸水会上涨,在干旱的时候“吐”水,而能够吸水和“吐”水的是绿化用地而不是道路,所以在修建的时候绿化用地应低于路面,只有这样才不影响在雨天道路的使用。若绿化用地高于道路,那么在雨天,会影响道路的形成安全及道路的整洁性。故答案选A。2014年12月,蒙(自)河(口)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下图为蒙河铁路及铁路线上的马英河大桥。回答26~27题。26.影响蒙河铁路建设的障

4、碍条件主要是A.气候条件B.地形条件C.水文条件D.资金条件【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通过考查交通修建的障碍条件,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析】蒙自与河口位于云贵高原之上,蒙自与河口之间具有很多高大的山脉,这是修建铁路的最大的障碍,所以在修建这段铁路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地形,故答案选B。27.蒙河铁路有些路段采用图中的高架桥的方式,目的主要是A.保护生态B.节约耕地C.减小起伏D.降低造价8【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通过对交通的建设,意在考查学生阐述和论证知识的能力。【解析】由题中可以看出在两座山之间建立高架桥,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火车在行驶的过程

5、中的高低起伏,确保行车的安全。故答案选C。利马是世界著名的“旱城”。但一年之中,约有半年是大雾弥漫季节。浓雾移动时,如霏霏细雨,当地人称这种浓雾为毛毛雨。结合利马及周边区域图,完成28~29题。28.利马多大雾天气,主要原因是A.受沿岸暖流影响,空气湿度大B.地处低纬地区,空气对流强烈,水汽上升冷凝C.地处低纬地区,又受沿岸寒流影响,下层空气易冷凝D.位于沙漠地区和盛行西风的迎风坡,空气中尘粒多,水汽易凝结【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通过考查寒流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以及对图形的判读能力。【解析】利马是秘鲁的首都,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受秘鲁寒流的影响,气候特征

6、是温和干燥。沿岸秘鲁寒流流经利马,空气中的水汽会凝结形成雾,当水汽达到饱和状态会形成降雨。故答案选C。29.与甲、乙、丁处所在气候区比较,丙处所在气候区的昼夜温差较大,主要是因为丙处A.白天大气的吸收作用强,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B.白天大气的反射作用弱,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C.裸地面积广,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强D.蒸发量大,云量多,大气保温作用强【答案】B【命题立意】通体主要考查大气逆辐射对气候的不同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阐述8地理事物的能力。【解析】甲、乙、丁这三个地区的气候都是热带雨林气候,大气的云层较厚,大气逆辐射作用较强,而丙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空气中云层较薄,因此

7、在白天大气的反射作用弱,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故答案选B。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30~31题。30.下列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A.①导致了淮河与松花江水文特征的不同B.②是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原因C.③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原因D.④是东北黑土退化的最主要原因【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通过对不同事物的地貌特征考查地貌的形成原因。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解析】我国淮河与松花江的水文特征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他们的汛期与流量的变化同,主要原因是因为两地区的气候的差异性;喀斯特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水文的影响;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是流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