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ID:16383156

大小:504.4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9

【历史】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1页
【历史】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2页
【历史】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3页
【历史】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4页
【历史】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Ⅰ卷注意事项:第Ⅰ卷为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直接写在本试卷上。1.我国古代有许多特色鲜明、魅力独特的传统节日。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些传统节日,有的消亡了,有的与其它节日融合了。春节、中秋、清明等则因其旺盛的生命力而传承至今,这是因为A.家庭因素、孝宗敬祖切合传统文化的主题B.历朝历代的传承与保护C.节日起源的美丽传说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D.中华民

2、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一脉相承2.下图是我国某一时期的部分行政区域图,这一时期管理A区域的机构是A.宣政院B.中书省C.行中书省D.枢密院3.有人认为,与汉代的中外朝制度相比,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所谓“科学”实质是是指A.通过分散相权保证皇权独尊,又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B.三省的长官各司其职,分工较为科学合理C.唐中央政府通过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一个科学的行政体系D.三省六部制消除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4.右图所示为蒋介石的一封信件,来源于国民政府军委会战时新闻检查局档案。由此可见,当时A.蒋介石反

3、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9B.蒋介石主张攘外必先安内政策C.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内战开始D.国共两党既相互合作又舆论斗争5.义和团被帝国主义勾结清政府剿杀于血泊之中。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导致了清廷媚外虐民面目的充分暴露,使中国人民对清廷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更多的人走上了反清的革命道路。对该材料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B.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C.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由此兴起D.义和团运动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发展6.某中学历史研究学习小组,收集了下列历史图片,该组图片体现的最恰当的主题是中共一

4、大会址井冈山会师中共七大会场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A.国共关系的发展变化B.新旧民主革命的艰难历程C.中共对民主革命的探索D.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7.冯友兰教授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一书中说:“我之所以否定太平天国,因为太平天国要推行神权政治,假如太平天国统一了中国,太平天国的历史将倒退黑暗时期——中世纪”。以下说法不能论证冯友兰观点的是A.太平天国要建立的是君权神授的封建国家B.西方基督教思想对太平天国影响巨大C.太平天国的纲领没有体现反对帝国主义本身D.太平天国的主张不能超越封建社会,具有农民阶级的局限性8.下图是1926年10月10

5、日上海三兴烟草公司在《申报》上刊载的一则香烟广告。运用该材料研究下列历史主题呈现最为全面的一项是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实业救国思潮的发展  ③物质生活的变迁 ④大众传媒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9.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之一。对以下两张图片的解读,不符合史实的是9A.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勇于斗争不惧牺牲的精神B.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C.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救国救民的强烈愿望D.反映了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破坏中国的近代化进程10.据记载,在古代雅典法

6、庭上被告往往携带家眷,上演一场场哭戏,声泪俱下,试图激起法庭的恻隐之心。申诉之后,陪审法官经常未经正式答辩,便将圆盘投入标明为“有罪”或“无罪”的瓮中直接表决。材料说明雅典A.陪审法庭是雅典最高司法机关和检察机关B.法官审案时具有很强的主观意志C.法庭判决不是依靠证据而是仅凭被告情感D.被告的正式答辩注重策略和技巧11.“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往往足君子之泽,数世而斩。所谓‘千年土地八百主’的谚语正是惯见人世沧桑之后的概括。”文中的谚语实质上反映了中国古代A.土地买卖相当频繁B.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变迁C.自然经济渐趋瓦解D.土地所有权的非连续

7、性12.下图是某生历史课堂笔记,请你判断他所记述的内容应为A.北魏的均田制B.太平大国的土地政策C.孙中山的平均地权D.中共的土地改革13.下图为嘉峪关地区出土的魏晋时期画像砖,据此可以判断当时A.我国北方开始出现铁犁牛耕B.西北地区农耕技术全国领先9C.农业技术创新成果得到推广D.我国古代犁耕技术已经定型14.下表反映了1918—1920年中国进口日本纱和印度纱的变化情况,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代日本纱印度纱1918.5—1919.470891392511919.5—1920.434177138906增减-3671499655A.

8、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B.印度纱物美价廉C.群众性反帝斗争开展D.一战后日本经济萧条15.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这是因为A.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