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核舟记》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核舟记》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ID:16422805

大小:12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9

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核舟记》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核舟记》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核舟记》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核舟记》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核舟记》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核舟记》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核舟记》导学案新人教版导学策略【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按空间顺序介绍事物的写法。2.过程与方法:细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本文简洁、周密、生动的语言。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精湛技艺,增强民族自豪感。【重点难点】重点: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难点:作者是如何按空间顺序来介绍核舟的。【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2.小组合作将文意理解上存在的问题用双色笔勾画出来。3.回顾前面学到的说明

2、文知识,合作探究本文的说明顺序。【导学提纲】●课文结构总说:由奇巧人王叔远引出核舟船舱——箬篷覆之左右四窗船头——佛印(右)苏轼(中)鲁直(左)分说:船尾——右舟子仰面左舟子视听船背——题名色墨篆章色丹总说:总结核舟“容量”,在叹技艺高超●知识链接1、认识微雕:“核舟”是一件微雕工艺品,原材料是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却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掌故——“大苏泛赤壁”。微雕,是微型雕刻的简称,是一种以刀代笔,以精小细微为特征的独具风格的艺术形式。雕刻时肉眼看不见,凭感觉运刀,靠经验完成创

3、作,因而人们又称之为“神刻意雕”,作品具有“微中藏世界,石上读华章”之妙趣。微雕艺术越来越为人们热爱,越来越被艺术家、鉴赏家、收藏家重视,世界上正在形成一股微雕艺术热。  2、掌握“记”的知识:“记”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我们在以后还会学很多此类文章,如《岳阳楼记》、《小石潭记》、《满井游记》、《醉翁亭记》等,本文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本文原作在介绍完核舟之后

4、,还有一段议论(见“有关资料”),课文删去它的绝大部分,只保留了最后一句,也是全文中心,即“嘻,技亦灵怪矣哉”。因此,现在看来,它跟我们常见的说明文可算是很相似了。【课前辅导】1、课前以学生自主疏通字词为主。以小组为单位,翻译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双色笔勾画文中的自己弄不清楚的文言知识点。2、课前向各组的学科祖长了解改组在文章翻译上遇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3、具体的文言字词的疏通和积累放在了本课的“训练案”中。103、了解大苏游赤壁一事:大苏,即苏轼,又名苏东坡,后人习惯用大苏和小苏

5、来称呼苏轼和他的弟弟苏辙。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诬以诗诽谤朝廷,下狱。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有名无实的官职,实际是流放;但他以读书和游览自娱,表现了旷达的胸襟。元丰五年他曾两次到黄州城外的赤鼻矾游玩:一次是农历7月16日,一次是农历10月15日。并写下著名的前后《赤壁赋》。下文说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正是苏武在这两次游览中未后见到的景象,是脍炙人口的名句。雕刻品“核舟”就是用文坛上的这个掌故作题材的。  4、选自清涨潮编辑的《虞初新志》,略有删节

6、。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明朝嘉善县,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著有《茅檐集》。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一篇出色的状物杂记,观察细致,描写具体,行文简明,层次清楚,生动地记述了核舟巧夺天工的状貌,赞美了雕刻艺人的高超技艺,很为后人推崇。【自主学习】(1)注意以下字的读音:罔(    ) 膝(  ) 褶(  )  髻( )  倚( )戌( )   篆(  )    八分有(  )奇(  )   诎(  )右臂支船(2)注意以下句子的正确读法(

7、用“/”划分朗读的节奏):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合作探究】1、小组成员借助工具书合作完成本课的翻译,勾画出小组质疑的难点。2、小组成员分配角色,还原核舟上所雕刻的人物姿态。(注意位置和人物动作神态细节)3、文章哪些地方突出了雕刻者的“奇巧”?4、课文第一段介绍雕刻品核舟的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云”,课文哪些地方说明这次水上游览者是苏轼和他的两位朋友,而不是别人呢?哪些地方说明是“泛舟”呢?哪些地方说明是“泛赤壁”呢?(根据问题提示,细读课文,思考,划出有关语句)

8、5、★舟的正面,不是按照“船头→船舱→船尾”【合作探究】1、小组合作讨论,集中培训要上台展示和点评的同学,具体操作见PPT。2、、探究题目中的第二题是表演方式的展示,要求展示小组全组参与,可以在组内安排一名讲解。10的顺序写,而将船头和船舱的顺序颠倒,请探究这样写的原因。【当堂训练】1.选出各句的“之”词性相同的一项()①能以径寸之木②箬篷覆之③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④石青糁之⑤右臂挂念珠倚之⑥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A.①③⑤              B.②④⑥C.①②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