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饮水湿病证治探讨课件

痰饮水湿病证治探讨课件

ID:16426628

大小:249.00 KB

页数:50页

时间:2018-08-09

痰饮水湿病证治探讨课件_第1页
痰饮水湿病证治探讨课件_第2页
痰饮水湿病证治探讨课件_第3页
痰饮水湿病证治探讨课件_第4页
痰饮水湿病证治探讨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痰饮水湿病证治探讨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痰饮水湿病证治探讨本演示文稿可能包含观众讨论和即席反应。使用PowerPoint可以跟踪演示时的即席反应,在幻灯片放映中,右键单击鼠标请选择“会议记录”选择“即席反应”选项卡必要时输入即席反应单击“确定”撤消此框此动作将自动在演示文稿末尾创建一张即席反应幻灯片,包括您的观点。一、生理与病理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经并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示意图饮食胃、脾肾阳暖脾肾气化作用膀胱尿肃降作用气化作用肺吸呼宣发作用全身汗精微上输病理肺失宣降,肺失通调,可发生溢饮、支饮、

2、悬饮或者风水;脾不运化水液,可发生痰饮、悬饮、支饮、溢饮或为皮水;肾气化无力,可为痰饮、正水、石水;可合并为病:痰饮、痰湿、水饮、水湿、湿饮、湿痰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肺为水之上源”“其标在肺,其制在脾,其本在肾”二、痰饮水湿之邪致病特点痰有形之痰与无形之痰。有形之痰咳吐可见,无形之痰从症测知。“百病皆由痰作祟”。《类证治裁》: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在心则悸,在肝则眩,在肾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变化百端”。饮饮:常聚集于胸、腹、肠胃等管腔之中。根据饮邪停留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四种:痰饮、悬饮、溢饮、支饮。根据水饮病邪的轻

3、重、停蓄时间的长短、病位的浅深,又有:留饮、伏饮、微饮之分。痰与饮《景岳全书·痰饮》:“痰之与饮,虽曰同类,而实有不同也……饮清沏而痰稠浊”。“饮惟停积肠胃而痰则无处不到。水谷不化停为饮者,其病全由脾胃;无处不到而化为痰者,凡五脏之伤皆能致之”。饮证常以咳喘、短气、闷胀、浮肿为多见。痰证多见嘈杂不食、纳呆食少、喉中痰鸣、头目眩晕等。水水:质清,流动性大的液体,多流积于人体低下松驰部位。《金匮》将水气病分为四水(风水、皮水、正水、石水),五脏水和气分、血分、水分。《景岳全书》谓:“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

4、,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前人总结水气病的形成:“其本在肾,其标在肺,其制在脾”。风水与溢饮《医宗金鉴》中说:“溢饮者……即今之风水水肿病也”。溢饮,水泛肌表成肿,无汗,身体疼重。风水,可见汗出恶风之表虚证。湿湿:湿如雾露,游行散漫,上升外达,从外感受,常客肌表,郁遏表阳而营卫不和。湿病特征为发热恶风,发热不扬,汗出热不解,肢体关节疼痛,汗出,身重,脉浮。湿易困阻脾胃,见纳呆便溏,舌苔白腻等。湿为六淫之邪,伤人多兼挟风、寒等不同的邪气。湿性粘腻、重滞,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所病缠绵难愈。湿邪有内湿、外湿之分。外湿

5、多为久卧湿地,阴雨连绵,或汗出衣里湿冷,或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内湿则脾虚失运,水湿内停。湿病的发生,多先有内湿,后感外湿,内外合邪才能发病。内湿可以招致外湿,外湿可以引动内湿。三、辨治思路1.湿病辨表里虚实,治以因势利导湿邪在表:以发热恶寒、身重、骨节剧烈疼痛为特征。湿停于里:以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为特征,还可见黄疸、痹痛、带下等。在表在上者,宜用汗法;在里在下者,当利其小便。“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微汗法《金匮要略·湿病》:“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汗似欲汗出者,风湿俱去也”。因湿乃重浊之邪,不可骤去,宜微汗,缓图

6、而散之。微汗又分表实与表虚之不同,轻、重、夹风、夹寒之别。[案例1]患者,女,16岁“四肢中小关节反复对称性肿痛2年,加重1个月,多方治疗无效”。接诊:四肢、肩、肘、腕、膝、踝、掌指、近端指间关节、下颌关节、胸锁关节均疼痛,难于屈伸,双侧腕、膝、踝、掌指、近端指间关节2度肿胀,晨僵超过20小时,发热37.3~38.5℃,纳呆,睡眠不安,二便少。前医投予桂枝芍药知母汤4剂,诸症不减。问之,虽发热但无汗,全身闷热心烦,舌淡红苔白厚,脉浮紧略数。此乃风湿表实证。《金匮要略》云:“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风湿俱去”。即投麻黄加术汤发汗解表,除湿通络:麻黄、桂枝、杏

7、仁各12克,甘草6克,白术15克。当天下午服1剂,至晚上见微微汗出,僵硬感减轻,当晚安睡,晨起体温正常。服完3剂,热退,关节疼痛缓解,纳增。安然出院回校就读。“祛湿是治标,调理脏腑功能才是治本,标本并图已成一般祛湿方法的配伍常规。临证之际,或以治标为主,或以治本为主,全在医者权衡,殊无定法”。(陈潮祖·《中医病机治法学》)2.饮病辨饮停部位,治以标本兼顾饮停于胃者,主症以反复呕吐清稀痰涎、口渴不欲饮水,或口渴饮水与呕吐交替出现为特征;亦可表现为心下坚满,得利稍减;或者是出现背寒冷如掌大;或者是胸胁部位支撑胀满不舒;或者是发为眩晕,如坐舟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