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山药生产技术规程

绿色山药生产技术规程

ID:16439249

大小:2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9

绿色山药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绿色山药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绿色山药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资源描述:

《绿色山药生产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绿色山药生产技术规程一、产地选择1、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GB-3065-96或省级标准。灌溉用水(地下水)符合国家地面水质量一类标准GB3838-88。土壤理化性质良好,无污染,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95。2、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没有污染源的沙壤土。二、选种1、选用无病、无冻害、无烧堆的山药嘴子和段子。2、山药截种后,横断面用石灰粉或代森锰锌溶液沾面,把山药嘴子和段子分类晾晒,不要被雨淋,做好防霜冻和晚露水的措施。三、肥料1、基肥。山药需肥量大,尤其喜有机肥。每亩施用鸡粪(或人粪便)3-5方,豆饼50-75公斤(做好堆肥,进行高温发酵,杀

2、死各种寄生虫、卵、病原菌、杂草种子,达到卫生标准后使用),复合微生物菌肥100公斤。32、追肥。于6月下旬、7月中旬、8月上旬追施有机无机复混肥,每次20-25公斤。3、叶面肥可喷施微量元素肥料、氨基酸、磷酸二氢钾等允许使用的叶面肥。严禁施硝态氮肥和生活垃圾。四、病虫害防治1、山药病害分为上部和下部。2、上部病害主要有炭疽病、叶斑病、褐斑病等,是有真菌引起的,危害山药叶片及藤茎。防治可用春雷霉素、多抗霉素、中生菌素、农抗120等生物源农药。害虫主要有盲蝽蟓类、蓟马类、叶蝉等刺吸式类害虫,吸食山药的嫩叶、嫩茎,造成茎叶弯曲或落叶,生长受阻。防治可用联苯菊酯、毒死蜱、辛硫磷、啶虫

3、脒等防治。2、下部病害主要有:枯萎病、褐斑病、黑斑病、红斑病、根结线虫病、危害山药根系和地下块茎。黑斑病、红斑病是茎结线虫引起的,枯萎病、褐斑病是真菌引起的。防治真菌病害,可用中生菌素、春雷霉素灌根,用适乐时浸种。线虫防治:在山药种植沟内撒施福气多或苦参碱。在山药定苗后,用苦参碱灌根,兼防治地老虎。3地下害虫有地老虎、蛴螬、蝼蛄。防治措施:1、不施用未腐熟的厩肥;2、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3、用辛硫磷拌麦麸、豆饼等撒于种植沟内。发现田间有杂草时,要及时人工拔除。搞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科学使用生物和化学农药,认真执行《农药管理条例》和《农药安全间隔期限规定》,

4、减少农药使用剂量和次数。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