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西方德育模式与德育方法

当代中西方德育模式与德育方法

ID:16478051

大小:2.01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10

当代中西方德育模式与德育方法_第1页
当代中西方德育模式与德育方法_第2页
当代中西方德育模式与德育方法_第3页
当代中西方德育模式与德育方法_第4页
当代中西方德育模式与德育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代中西方德育模式与德育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当代中西方德育模式与德育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一次世界范围的师生联欢活动,主题是“最受欢迎的教育方式”。说道了这个一个事例:15岁的杰克兄弟家住30公里外,上学很远。父亲为此买一辆车供他们上学用。但由于没有养成时间观念,上学老是迟到。一次,老师告诉他们明天考试,并再三叮咛不能迟到。杰克兄弟满口应允,并作出保证。但结果还是迟到了20分钟,说是路上汽车爆胎。考试后,老师独自查看并没有那么回事。韩国老师:让同学们讨论并决定怎么办。新加坡老师:少废话,让他们自打耳光。美国老师:如果今天不是考试而是橄榄球赛,你们还会迟到吗?俄罗斯老

2、师:带到办公室,先讲说谎有害的故事,后启发他们今天有没有说谎行为。埃及老师:回家后每人给真主写一封信,将今天路上发生的事情告诉真主,信的内容不用告诉老师。巴西老师:查明你们撒谎,必须接受惩罚,半年内不得在学校球场踢球。以色列老师:考试后每人加试,题目是:1.哪一个轮子爆胎?2.在哪一家店子补的?3.共花了多少钱?老师微笑而不作声地凝视着两人作答。中国老师:严厉批评,责令作检查;请家长来校配合教育;取消三好学生评选资格……一、国外几种德育模式及其理论这本书发行75年间,1.22亿册,影响美国几代人。代表人物是美国道德心理学家劳

3、伦斯·科尔伯格(LawranceKohlberg,1927-1987)。他继承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经过30多年的研究,创立了较完美的理论体系,引起巨大反响,被誉为“现代学校德育”开山之父。该理论源自本世纪初杜威的进步主义德育研究。杜威认为,学校德育不应背记某些规则、良训箴言,关键是发展道德判断力,才能适应变化着的社会,并提出道德能力发展阶段的思想。尔后,皮亚杰从发生学的角度对儿童道德判断力进行了专门研究,以公正观念发展为依据,系统地阐述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具体阶段,但由于太过于理论化而被人忽视。直到50年代,科尔伯格面对战

4、后的学校道德问题,深入进行系统实证研究,并实施不同的德育实验,创立了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当代西方学校德育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科尔伯格认为,道德教育决不是背记道德条例或强迫纪律,而是促进道德认知水平的发展,即一切德育的中心就是要坚持发展道德认知力。他说,我这种理论“之所以称为认知的,是由于它认识到道德教育同理智教育一样是以激发儿童就道德问题和道德决策进行积极的思考为基础的;它之所以称为发展的,是因为它把道德教育的目标看作是经过各个阶段的道德发展”。水平Ⅰ:前习俗道德水平阶段一:惩罚与服从阶段[道德判断的内容]所谓

5、对的,就是绝对服从规则和权威,避免惩罚,不造成实际伤害。1、所谓对的,就是不违反规则,为服从而服从,不对人和物造成损害。2、做得对的理由是避免惩罚和权威的强力。[社会观点]本阶段的儿童采纳的是自我中心的观点,不考虑他人利益或认识行为者与他人利益之间的区别,更不能把这两者联系起来。依据物质后果来裁判其行动,把自己观点与权威者观点相混同。阶段二:个人的工具主义目的与交易阶段[道德判断的内容]所谓对的,便是满足自己或他人的需要,按具体交换原则作公平交易。1、所谓对的,就是遵守会给某人带来即时利益的规则。一切能满足自己利益和需求的行

6、为就是对的,并且也赞允别人这样一来做。对的也就是公平的,既一种平等的交换、交易和协定。2、做得对的理由是在既能满足自己的需要或利益的同时还应必须认可别人也有着同样的权利。[社会观点]本阶段的人采纳的是一种具体的个人主义观点。他能把自己、权威者和其他人的利益相区别,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东西。每个人都有各自利益和观点,并且最终都是根据自己的利益来作决定。所以对的都是相对的,个人只有通过等量的公平交换来满足各自需要,整合各自冲突。水平Ⅱ:习俗道德水平阶段三:相互性的人际期望、人际关系、人际协调阶段 [道德判断内容]所谓

7、对的,就是扮演一个好角色,关心别人、珍惜别人的感情,信赖和忠实于伙伴,鞭策自己遵守规则和期望。1、所谓对的,就是不辜负亲人期望,“做好”是至关重要的,意指有良好动机、关心别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信任、忠实、尊敬和感恩的美德。2、做得对的理由是,要做自己和别人心目中的好人,如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就是希望自己有善的行为(金箴)。[社会观点]本阶段的人采纳的是与他人发生关系中的个人观。他意识到人所共享有情感、协议和期望高于一般的利益。按“金箴”,即从动机和感情来评定行为,希望维持和谐的关系,但没有普遍化的“制度”观。如强调

8、海因茨是“想救人”,“爱妻子”“迫不得已”才偷药,药剂师见死不救应判刑。阶段四:社会制度与良心维系阶段 [道德判断内容]所谓对的,是对社会尽职尽责,恪守社会秩序,维护社会或群体的福利。1、所谓对的,就是履行个人承诺的义务,严格守法,除非它们出现同规定的权利相冲突的极端情况。对的,也指对社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