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鉴赏》考点聚焦课件ppt课件

中考《古诗词鉴赏》考点聚焦课件ppt课件

ID:16480026

大小:1.16 MB

页数:40页

时间:2018-08-10

中考《古诗词鉴赏》考点聚焦课件ppt课件_第1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考点聚焦课件ppt课件_第2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考点聚焦课件ppt课件_第3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考点聚焦课件ppt课件_第4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考点聚焦课件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古诗词鉴赏》考点聚焦课件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诗词鉴赏体验与探究真题体验一、(2011杭州)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春山夜月唐·于良史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1.“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2、 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的深情。2.“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掬水”句,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弄花”句,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写山花香气溢满衣衫。诗句表现了诗人可爱

3、的童心和游玩的兴致。(3分,三个要点各1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二、(2011·四川眉山)阅读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回答问题。(4分)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3.仔细观察上边这幅图,图中所展示的画面是词中的哪一句?(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左牵黄

4、,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或“千骑卷平岗”)。4.词中的“倾城”的意思是________,“为报倾城”体现了当地百姓对苏轼态度是:________。(2分)[答案] 全城的人都出来了(形容随观者之众);体现的态度:表面是跟随太守,实质是对苏轼的拥戴、赞扬、敬佩(或:对苏轼政绩的肯定)(能从“实质”上说对,即可给满分)。5.从选文中加线的“狂、卷、挽”中任选一个,说说这个词是怎样体现豪放的?(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示例:“狂”:激情奔放,统领全词,无不展现粗犷豪迈的风格;“卷”:体现打猎场景宏大,人员众多,气势壮阔,突现阳刚之美;“挽”:拉满弓的姿态强劲,信心百倍,激情无比(三个词语均体现豪放之气势)。四、(2011·江苏无锡)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社日①王驾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村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注释】①社日:古时祭土地神、五谷神的日子。8.开头两句描写

6、了村外村内怎样的景象?反映了农家怎样的生活情景?(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2分)村外田里庄稼长得很好,丰收在望;村内猪满圈,鸡栖埘。描写了丰收、富庶的景象(1分),反映了农家安宁平和的生活情景(1分)。9.末句“扶得醉人归”这一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2分)使人联想到村民

7、观社的兴高采烈,正因为心里高兴,才不觉贪杯,而这种高兴又是与丰收的喜悦分不开的。生动表现了村民观社的兴高采烈(1分),和社日热闹欢乐的场面(1分)。五、(2011·浙江温州)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10.补充点评。(2分)诗人搬家作别久住的湖上亭,亭边柳条、藤蔓轻展,枝头黄莺鸣声悠悠,一“系”一“啼”别有意味,仿佛是它们________之情的自然流露。[答案] (2分)依恋(不舍、挽留)11.完成随感。(2分)花草本是无情物

8、,但诗人笔下的一草一木却多情多义,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2分)示例一:诗人久住湖上亭,与这里的一草一木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示例二:诗人移情于花鸟,借花鸟抒发自己的不舍之情。示例三:诗人视花鸟为挚友,达到了物我相通的地步,故能心心相印。考点涵析中考的诗词赏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赏析作品的形象:A.诗歌中主人公或诗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