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鉴赏课件.ppt

中考古诗词鉴赏课件.ppt

ID:58549737

大小:412.00 KB

页数:66页

时间:2020-09-05

中考古诗词鉴赏课件.ppt_第1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课件.ppt_第2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课件.ppt_第3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课件.ppt_第4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古诗词鉴赏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诗词鉴赏关注中考中考主要考点㈠朗读节奏的划分(音节、意义);㈡主题、内容和情感的理解;㈢表达技巧的鉴赏⒈表达方式(描写方法、抒情方式)⒉表现手法⒊修辞方法㈣品味诗歌语言、名句赏析(写作技巧、表达效果)⒈品味关键词语的妙用;⒉对诗句进行扩充性描写。㈤结构形式的鉴赏㈥在原诗基础上举一反三的领悟力和对诗中句式、修辞的仿写能力★㈠朗读节奏的划分示例: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C、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①按音节②按

2、意义(语义原则、上下句协调一致原则)B练习:改正下列语句朗读节奏的错误1、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2、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诗歌思想感情常见类型:按照选材分为:抒怀诗、送别诗、边塞诗、爱情诗、节令诗、讽喻诗、旅游诗、咏史诗、咏物诗、军旅诗……大体上思想感情可以分为这几种:忧国伤时、建功立业、思乡怀人、长亭送别、生活杂感……☆㈡主题、内容和情感的理解忧国伤时: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2、反映离乱的痛苦杜甫《春望》3、同情人民

3、的疾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建功立业:1、建功立业的渴望曹操《观沧海》2、保家卫国的决心3、报国无门的悲伤 辛弃疾《破阵子》4、山河沦丧的痛苦文天祥《过零丁洋》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水调歌头;赤壁怀古》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杜甫《石壕吏》思乡怀人:1、羁旅愁思王湾《次北固山下》2、思亲念友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3、边关思乡《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4、闺中怀人 《望江南》生活杂感: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饮酒》。2、昔胜今衰的感慨。3、借古讽今的情怀 杜牧《赤壁》。4、青春易逝的伤感。5、仕途失意的苦闷 《水调歌头;

4、明月几时有》。6、告慰平生的喜悦,杜甫《春夜喜雨》长亭送别:1、依依不舍的留念。2、情深意长的勉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3、坦陈心志的告白《2009年南京市中考指导书语文》P49~P56页对古诗分类如下:⒈(山水)田园类⒉羁旅类⒊写景抒怀类⒋边塞类⒌怀古(伤今)类⒍壮志未酬类⒎忧思报国类◇小技巧:古诗词中一些特定的景物表达特定的情感。菊-高雅莲-高洁柳-惜别月光-思念落日-惆怅春风-得意浮云-飘零落叶-失意秋雨-忧愁流水-叹惋松:坚贞高洁梧桐:凄凉悲伤杜鹃鸟(子规):凄凉哀伤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吹笛、笙箫:离别之

5、苦,乡思之情,内心孤独◇评价主旨常用词语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被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蕴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分析意境常用词语幽静宁谧苍莽深远热烈高昂壮阔幽远空灵辽阔苍凉幽美朦胧淳朴荒芜孤寂冷寂慷慨悲凉缠绵宛转空寂寥落萧条荒凉◇分析风格常用词语纤柔明快清新浪漫悲壮平易平实峻洁清雅清逸简练峻拔沉郁凄婉轻艳朴素自然隽永犀利婉曲洒脱旷达雄浑刚健豪放飘逸热情奔放大气磅礴笔力雄健㈢★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㈠表达方式(描写方法、抒情方式)㈡表现手法㈢修辞方法㈠表达方式(描写方法)

6、古代诗歌中有叙事、描写、议论和抒情四种表达方式,其中描写和抒情是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   1.常用的描写方法:⑴动静结合   ⑵点面结合 ⑶虚实结合2.抒情方式:(1)直接抒情:(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怀古伤今等)㈠表达方式(抒情方式)⒈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方式。比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结束部分,就直接抒发了作者甘愿为天下贫寒的知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如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其中的抒情

7、方法即是直抒胸臆的方式。㈠表达方式(抒情方式)⒉间接抒情:⑴借景或借物抒情。作者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情感的方式就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如白居易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发出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感叹。⑵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一种间接而储蓄的抒情方式。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借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⑶托物言志。像刘禹锡的《陋室铭》,借陋室衬托自己品德的高尚。㈡表现手法1.赋比兴:《诗经》的表现手法,赋为铺陈,比为比喻、比拟。兴为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8、。2.用典:即在古诗词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既可使古诗词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用了“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来写世事变化之大,抒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