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陕西省黄陵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政治】陕西省黄陵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D:16500335

大小:31.08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10

【政治】陕西省黄陵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政治】陕西省黄陵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政治】陕西省黄陵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政治】陕西省黄陵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政治】陕西省黄陵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政治】陕西省黄陵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陕西省黄陵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来,每题2分,共30题60分)1、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得益于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是指()A.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B.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C.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D.能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积极文化2、现实生活中一些学者不安心于学术研究,反而靠“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语言秀”来博得喝彩,赚个盆满钵满。一些书商也乐于包装和推销这样的作者和书籍以赚取不菲

2、的利润。“教授摇唇鼓舌,四处赚钱,越来越像商人;商人现身讲坛,著书立说,越来越像教授”,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A.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背离B.自然科学知识与社会科学知识相脱节C.文化素养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D.现阶段文化建设还没有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适应3、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把“熊猫”叫“猫熊”,把“公共汽车”叫“公车”,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A.两岸文化同根同源B.中华文化底蕴厚重C.一方水

3、土,一方文化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4、春运,不是迁徙,而是情感的回归;春运的列车无论驶往哪个方向,都是开往回家的路上。在布满现代生活方式的今天,春节民俗依然活跃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间,每年的这个时刻,无论身处何方,都会燃起人们对“家”的渴望。这表明()A.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B.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一成不变C.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主要标志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5、“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下列观点所蕴含的文化生活9道理与之相一致的是(

4、)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白沙在涅,与之俱黑③近朱者赤,近墨者黑④薪火相传,一脉相承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6、德国物理学家朗克说:“研究人员的世界观将永远决定着他的工作方向。”这表明(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③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④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7、运动和静止都是事物的存在状态。下列关于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②静止是无条件的,绝对的③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

5、态④运动是静止的特殊形式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苏格拉底曾经和芝诺一起讨论什么是美德。芝诺分别讲了男人、女人、老人和青年人的美德各是什么。苏格拉底认为,这只是具体的美德,而不是哲学的美德。苏格拉底认为应该从对具体的美德的概括中抽象出美德的共性。这表明哲学是()A.对具体科学知识正确概括和总结            B.科学之科学C.研究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D.可以取代具体科学9、“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在生活上,这一思想对很多人有借鉴意义:心态好就能超脱

6、世俗杂事的困扰。在哲学上,这一思想属于()A.客观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朴素唯物主义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10、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应该坚持的根本出发点是()A.坚定的意志B.满腔豪情C.客观实际D.科学理论1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现代文明的产物,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结晶。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因为马克9思主义哲学(  )A.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B.继承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C.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坚持了唯物主义和辩

7、证法的有机统一12、我国南北朝时的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以下与之蕴含哲学观点相对立的是()A.水是世界的本原B.气者,理之依也C.心外无物D.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13、下列关于意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意识的形成,需要人脑,但无须客观存在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C.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D.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错误的意识不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14、有人学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

8、不用汽车运呢?这种观点错在否认了实践的(  )A.客观物质性  B.主观能动性C.社会历史性  D.直接现实性15、真理是永恒不变的,而见解不过是由目击者的气质、情绪和性格所形成的看法(温·菲利普斯)。托·赫胥黎也曾说过:新的真理一产生总要被斥为异端邪说,而最终则受到盲目的崇拜,这就是真理常遇到的命运。这两句名言合理之处共同说明了(  )A.真理是人们对客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