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江苏省涟水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语文】江苏省涟水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ID:16505317

大小:36.2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10

【语文】江苏省涟水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题_第1页
【语文】江苏省涟水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题_第2页
【语文】江苏省涟水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题_第3页
【语文】江苏省涟水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题_第4页
【语文】江苏省涟水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江苏省涟水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苏省涟水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测试卷分值:160分时间:150分钟一、语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27分)1.下面词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干瘪(biě)悲怆(chuàng)矫饰(jiǎo)坍圮(pǐ)B.寒暄(xuān)间或(jiàn)熨帖(yùn)亘古(gěn)C.脖颈(jǐng)饿殍(piǎo)粗犷(guǎng)盥洗(guàn)D.嗔视(chēn)敕造(chì)折本(zhé)蜕变(tuì)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A.随着房地产业的不断升温,一直居高不下的商品房价格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

2、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缕。B.今年一季度我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同比增长12.7%,总收入同比增长19.9%,增长数据令人侧目,显示出我国旅游业良好的发展势头。C.在浦东国际机场边检大厅,有这样一位服务标兵,她无论出现在哪里,脸上始终挂着一抹微笑,真诚、甜美、亲切,让人难以释怀。D.安土重迁当然是人之常情,但为了建设的需要,居民们还是心情愉快地迁移走了。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B.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3、C.先生侃侃而谈,他的音容笑貌虽然没什么变化,但眼角的皱纹似乎暗示着这些年的艰辛和不快。D.当公寓里的伙计替我提了随身小提箱,领我到这房间的时候,瞥见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便毫不犹豫地决定下来,这样了截爽直使公寓里伙计都惊奇了。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读书,是人生的享受 ②从春花读到秋月,从夜雪初霁读到朝暾甫上 ③在起起伏伏中,或悟人生至理,或叹人生苍凉,都不失为人生之快事 ④在春秋默默交替里,在岁月寂然运行中,心灵因书时而大恸,时而微喜,时而寒霜彻骨,时而微风拂面,一波三折,百转千回 ⑤把读书作为生活的常态,是生命最好的习惯A

4、.①⑤④②③B.⑤①③②④C.①⑤②④③D.①②④③⑤5.根据各种文体对语言的要求,选出语言得体的一项()A.自从我省东部地区发生特大洪水以来,我市各界对灾区人民生活甚是关心,积极开展赈灾活动,捐款(包括实物折款)累计已逾百万元之巨。(广播稿)B.4月18日,该犯与两个哥们一同到博物馆踩点,回来合计好行动步骤,当晚乘月黑风高之机,潜入博物院,盗窃有价值文物多件。(法院布告)C.梅:落叶乔木,品种很多,性耐寒。叶子卵形,早春开花,花瓣五片,有粉红、白、红等颜色,味香。果实球形,青色,成熟的黄色,都可以吃,味酸。(工具书)D.我校教室一共六间,有四间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东

5、倒西歪,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迫切希望教委伸出援助之手,拨款修整为荷!(某校给教委的报告)6.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敛赀财以送其行B.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8C.各抱地势,钩心斗角D.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7.下面各组中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去今之墓而葬焉B.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几彷徨死C.几以不纳死以资政殿学士行D.纵一苇之所如如高沙,常恐无辜死8.选出与所给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例句: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A.避哨竹林中B.洎牧以谗诛C.不能容于远近D.不拘于时,学于余9.下列各项,加点的词的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6、)A.人皆得以隶使之B.北虽貌敬C.则直前诟虏帅失信D.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二、文言文阅读(1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熙宁四年,会上元敕府市浙灯,且令损价。轼疏言:“陛下岂以灯为悦?此不过以奉二宫【注】之欢耳。然百姓不可户晓,皆谓以耳目不急之玩,夺其口体必用之资。此事至小,体则甚大,愿追还前命。”即诏罢之。时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安石滋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轼遂请外,通判杭州。时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

7、举官惊曰:“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