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唱儿歌童谣,传承客家文化 实施方案

传唱儿歌童谣,传承客家文化 实施方案

ID:16518916

大小:31.3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13

传唱儿歌童谣,传承客家文化 实施方案_第1页
传唱儿歌童谣,传承客家文化 实施方案_第2页
传唱儿歌童谣,传承客家文化 实施方案_第3页
传唱儿歌童谣,传承客家文化 实施方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传唱儿歌童谣,传承客家文化 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传唱儿歌童谣,传承客家文化实施方案2011--2012学年度上期"传唱儿歌童谣,传承客家文化"实施方案执笔湖坑中心小学:江剑锷一、指导思想:儿歌童谣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口口相传,千年璀璨,在厚重的历史尘埃中也难掩其美。永定客家地区流传的儿歌童谣历史传承源远流长,加强学生对客家儿歌童谣的传唱,也是弘扬和传承客家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童谣,是童年的歌唱,是孩子始于摇篮的教育,它具备任何动画、玩具所不可替代的体贴心灵滋养的作用。健康、幽默、通俗、上口的童谣作品,是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好教材,健康成长的好伙伴,对他们思想品德的形成、美好情感的

2、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我校决定开展"传唱儿歌童谣,传承客家文化"主题教育活动,该活动将紧紧抓住客家童谣具有简洁明快、幽默风趣、琅琅上口、童趣盎然的特点,让一首首健康向上的童谣丰富"趣味语文"内容,陶冶孩子们的情趣,以贴近孩子们的实际、贴近孩子们的年龄特点、贴近孩子们的生活方式,寓教于乐。二、活动目的为充分发挥客家优秀儿歌童谣愉悦身心、净化心灵、启迪心智的作用,丰富同学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我校语文课题组依据本学期活动安排,利用校园传唱客家儿歌童谣的方式,引导我校学生广为传唱,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使他们在传唱

3、优秀客家儿歌童谣中陶冶情操,快乐成长,做有道德的人。以客家地区具有悠久历史的儿歌童谣作为载体,发掘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功能,在传唱活动中弘扬和传承客家文化,增强学生的热爱永定土楼、传承客家文化的责任心和自豪感,并将客家传统美德和行为规范教育融入其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三、活动主题:"传唱儿歌童谣,传承客家文化。"四、活动对象:湖坑中心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学生五、活动时间:2011年7月至2011年10月底六、活动内容:第一阶段:收集了解客家儿歌童谣(2011年7月-8月底,布置学生利用暑假时间进行收集)要求各班学生利用暑假时间进行收集客家

4、地区流传的或在《闽西日报》上刊载的各种传统和现代儿歌童谣,引领孩子们走进五彩的儿歌童谣世界,感受儿歌童谣的魅力。同时学校利用宣传橱窗、黑板报等途径向学生推荐健康向上的传统儿歌童谣和新编儿歌童谣。目标:收集、了解客家儿歌童谣的相关内容,了解客家儿歌章谣的基本格式、题材选择及一般创作方法。第二阶段:欣赏传唱客家儿歌童谣(2011年9月-10月中旬)学生通过暑期收集了解客家儿歌童谣,对客家儿歌童谣已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和感知。而儿歌童谣的关键就是儿童的感觉、儿童的想象、儿童的语言,为了发挥这一主动性,也为了把我校"传唱儿歌童谣,传承客家文化"的活动落到实处

5、,要求各班引导学生在课前读或课余时间传唱已摘录的客家儿歌童谣,并规定每节课前2分钟为儿歌童谣吟唱时间,加深对客家儿歌童谣的理解、掌握。各班常规栏或黑板报也要求定期多角度宣传介绍客家儿歌童谣,让学生通过童谣的吟唱,把传承客家文化的口号化小、化巧、化实,让教育意图隐蔽在学生喜欢的儿歌童谣中,帮助学生树立高尚的价值观和审美观。鼓励学生做传播客家儿歌童谣的"金话筒":要求同年级学生"手拍手"进行看谁背的儿歌童谣多比赛;高、低年级学生"手拉手"进行儿歌童谣教授活动。并组织以传唱客家儿歌童谣为主题的游戏活动--跳绳,让学生回家或课余边跳边背唱,使简洁明快、健康

6、向上、琅琅上口的儿歌童谣深入而持久地挂在孩子们的口上,进入孩子们的心中,成为他们学习的好伙伴,让客家儿歌童谣伴随着孩子们走过美好的童年,让金灿灿的阳光洒满他们幼小的心田。学习儿歌童谣的写法,鼓励学生尝试着创作充满儿童情趣、反映校园生活、富于时代气息、弘扬高尚情操的现代童谣。课题组将组织进行新童谣精品评选,同时把这些精品健康童谣汇编成册,作为校本课程,在全校推广。第三阶段:传唱客家儿歌童谣比赛。(2011年10月底)在第二阶段活动的基础上,语文课题组从四、五、六年级中各班选拔传唱客家儿歌童谣的优胜者各一名,集中进行校级传唱儿歌童谣的比赛,评出一等奖1

7、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3人,并发给奖状、奖品。具体事宜另见比赛通知。七、组织机构1、领导机构:苏良华苏志杰李守鉴2、活动实施机构:组长:江剑锷成员:游志娟游坤英苏素芳苏美平卢秋莲李俊兴3、奖状书写:苏九生2011年9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