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ID:16531836

大小:29.47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8-22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_第1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_第2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_第3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_第4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组【教材分析】悠悠中华,流传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学篇章。本组教材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专题进行编排,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有根据司马迁《史记》中著名篇章改编的《将相和》;有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草船借箭》;有根据《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景阳冈》;还有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的《猴王出世》。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名著对于增益智慧,提升素养,特别是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编写本组教材的意图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配合本组专题,在课后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

2、“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等多项教学内容。通过课本剧的演出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历史人物的风采;“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本组教材无非是引子和例子,主要目的还是为学生打开学习古典名著的大门,激发学习兴趣,创造一个交流学习古典名著的平台。【教学目标】1、自主地认识“诺、怯、赵、璧、妒、忌、瑜、弩、唬、诡、遂、獐、”等12个生字,并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神机妙算、呐喊”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3、通过体会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感受

3、名著的魅力、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4、学习通过典型事例刻画人物的*格特征及语言表示人物的心理的写作方法。5、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6、指导学生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缩写。组织学生评析、修改自己的习作,提高写作能力。【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创造一个交流学习古典名著的平台。【教学方法】1、本组课文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专题,而且写法上很有特点,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去发现。2、教学本组课文时,对句子的理解尽可能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独立思考,放手让他们交流,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学能力。3、本组课文篇幅较长,在教学中可

4、抓住重难点,做到长文短教。4、要求学生查查相关资料,听听他人介绍,读读某些章节,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创造一个交流学习古典名著的平台。【课时划分】本组教材的教学可安排12—14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3课时,“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等2课时。18将相和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大局和大将军廉颇顾全大局、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3.认读“璧、蔺”等生字,会写“赵、拒”等生字。学习重难点

5、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走进古典名著,了解名著内容1.导入:你一定听过或读过唐僧的故事、哪吒的故事、武松的故事、诸葛亮的故事……它们都出自我国的古典名著。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是什么?(《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我国的文学、历史名著浩如烟海,除了“四大名著”,你还知道哪些名著?(《三言二拍》《资治通鉴》等)名著中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故事。在我国汉代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叫司马迁,他出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史记》,请同学们翻开教材,读一读“资料袋”。(生读)2.破

6、题、解题。题目中“将”指谁?“相”又是指谁?“和”的意思呢?二、走进课文内容,领悟文章中心1.听课文配音朗读,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哪三个故事?指名说后再让学生上台板书。(完璧归赵渑池相会负荆请罪)2.学生自读课文,把生字词多读几遍。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当场交流解决。3.指名接力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哪些自然段讲“完璧归赵”?哪些自然段讲“渑池之会”?哪些自然段讲“负荆请罪”?读后反馈、明确:第1~10自然段讲“完璧归赵”;第11~14自然段讲“渑池之会”;第15~18自然段讲“负荆请罪”。)4.学习“完璧归赵”的故事。(1)指名读课文第1~10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想,再提出几个感兴趣或

7、不理解的问题。(2)先在小组内交流解决;再指名提出小组尚未解决的问题,全班交流解决。(3)以下的问题如果学生没有提及,可以由教师提问,重点讨论:①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导秦国去。……”蔺相如说话前为什么要“想一会儿”?(一是因为这是一个事关国家是不是受辱和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必须思考成熟,二是因为这是一个难题,不能不假思索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要思考。但蔺相如“想”了“一会儿”就有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表现出蔺相如的才智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