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一课后练习 2.2 地球表面形态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2012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一课后练习 2.2 地球表面形态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ID:1654121

大小:1.10 MB

页数:9页

时间:2017-11-12

2012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一课后练习 2.2 地球表面形态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_第1页
2012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一课后练习 2.2 地球表面形态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_第2页
2012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一课后练习 2.2 地球表面形态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_第3页
2012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一课后练习 2.2 地球表面形态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_第4页
2012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一课后练习 2.2 地球表面形态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一课后练习 2.2 地球表面形态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第1课时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基础过关】1.关于内力和外力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外力作用不断削低地面,不会使地面变高B.内力作用能使某部分地面降低,形成盆地C.地球上高大山系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D.任何地表自然形态的形成都与内、外力作用有关2.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碰撞挤压,形成了(  )A.东非大裂谷B.喜马拉雅山C.大西洋D.红海读图,完成3~4题。3.四幅地质构造图中,属于褶皱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4.四幅地质构造图中,有地堑、向斜山景观的分别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有关火山的说法,正确的是(  )A.火山喷发一

2、定会形成玄武岩高原B.我国的长白山主峰、日本的富士山都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C.火山锥是由岩浆在流动过程中堆积而成的锥形体D.由于火山锥是由多次火山喷发形成,所以火山高度多在5000以上【能力提升】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读图完成6~8题。6.图示的板块边界是(  )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B.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D.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7.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相关的是(  )A.东非大裂谷B.日本列岛C.阿尔卑斯山脉D.落基山脉8.板块构造学说有助于人类进一步认识(  )①海陆间

3、水循环的机理 ②洋流分布和运动规律 ③地震分布和活动规律 ④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下图为“某种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9.判断图中甲地应为下列哪一种构造(  )A.向斜B.背斜C.断层D.海沟10.依地形的高低起伏来判断,图中乙、丙、丁三种地层的软硬程度,由硬至软的排列应为(  )A.乙、丙、丁B.乙、丁、丙C.丙、乙、丁D.丙、丁、乙11.读下面的“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图中A、B、C三地,属于背斜的是________,属于向斜的是________,属于断层的是________。(2)图中所示的褶皱构造主要是由地壳的______

4、__运动造成的。(3)图中B处成为谷地,C处成为山地,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要在图示直线的深度上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在A、B、C三地中应选择________地。(5)假如该地区有形成石油的地质环境,则是A、B、C三地中的何地?假如该地没有形成石油的地质环境,则又是什么原因?参考答案1.A [内、外力作用共同塑造地表形态。当一个地区隆起时,相邻的地区就凹陷,当高山、高原遭受侵蚀时,相邻的低地就会出现堆积。内力作用形成高山或盆地,外力作用则把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一方面高山上的岩石受到风化侵蚀而被破坏;另一方面,被破坏的物质经过搬运在低地堆

5、积起来,又形成新的矿物、岩石。内、外力作用是同时进行的,不过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往往是某一作用占优势。一般地说,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着主导作用。]2.B [板块的碰撞处往往产生海沟、高大的海岸(褶皱)山脉、岛弧链;而板块的张裂处往往产生裂谷、新的大洋等扩张现象。红海、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均属于后者。]3.D 4.B [第3题,强烈碰撞和水平挤压,可以使沉积岩发生弯曲,形成褶皱,从图中可以看出①③的岩层仅发生弯曲变形,故答案选D。第4题,在断层中,中间部分相对下沉的断层形成地堑,图中②符合。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图③有向斜山景观。故答案选B。]5.B [火山喷发时,如

6、果岩浆是沿着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往往形成宽广的玄武岩高原;如果岩浆是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往往会形成火山;我国的长白山主峰、日本的富士山都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锥是由火山碎屑物质和喷涌出来的岩浆在流动过程中堆积而成;火山规模有大有小,小火山的相对高度不及100米。]6.A 7.C 8.C [第6题,如图所示:两板块相向运动、相互挤压、褶皱隆起,其边界不会再明显扩展,故为消亡边界;图示内容,要判断出两板块是属于大洋板块还是大陆板块,条件缺失,但是从两板块的剖面特点、碰撞效果来看,应为同一性质的板块,即:皆为大洋板块或皆为大陆板块。第7题,东非裂谷带是大陆板块内部张裂形成的,日本

7、列岛和落基山脉皆为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的结果,不符合图中显示的同一性质板块碰撞这一特点。第8题,板块学说的应用,有助于解决和解释相关地表形态、地貌的形成原因,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形成机理、分布规律;地热、矿产等资源的分布规律等问题。]9.B 10.A [第9题,甲处中间岩层向上隆起,属于背斜构造。第10题,图中最坚硬的部分是花岗岩,丙岩石位于向斜的槽部,受挤压岩性较坚硬;丁位于背斜的顶部,岩石受到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11.(1)B C 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