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木雕论文:我用七课时上《羚羊木雕》

羚羊木雕论文:我用七课时上《羚羊木雕》

ID:16543797

大小:43.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8-22

羚羊木雕论文:我用七课时上《羚羊木雕》_第1页
羚羊木雕论文:我用七课时上《羚羊木雕》_第2页
羚羊木雕论文:我用七课时上《羚羊木雕》_第3页
羚羊木雕论文:我用七课时上《羚羊木雕》_第4页
羚羊木雕论文:我用七课时上《羚羊木雕》_第5页
资源描述:

《羚羊木雕论文:我用七课时上《羚羊木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羚羊木雕论文:我用七课时上《羚羊木雕》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1)24-0151-04看到这个标题,可能有的同仁会惊奇:一个常常被弄错性别的不知名的作家,一篇谈家庭小事文字浅显的小说,有必要花七个小时吗?是啊,即便是那些名家经典,花上七个课时去折腾似乎也没太大必要,更何况是《羚羊木雕》这样的小文章!但我的确这样做了,而且自认为课有所值——学生和我都受益匪浅。《羚羊木雕》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章,它叙述的是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展现的是家庭中成人与小孩之间的矛盾冲突,

2、反映的是一个复杂的思想、感情和教育问题,是标准实验教材中不可多得的一篇最为贴近学生生活的范文。作为刚进初中的学生,他们的生活是单纯的,与父母的相处,与同学的交往,是他们生活的绝大部分。现在,有一篇反映这类题材的课文出现在他们眼前,我认为,不对学生进行写作上的指导实在有些遗憾。因为,好多学生都还在用纯叙述性的语言记流水账似的写着这些事情,不知道怎么去描写。基于此,我开始了七个课时的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第一、二个课时【教学目标】:在顺畅朗读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情节脉络,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并探究父母要回羚

3、羊木雕的行为和“我”不经大人同意送羚羊木雕的行为。【教学流程】:1.引导学生疏通字词,尽量顺畅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小说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说说故事的开端是哪几段文字,情节如何发展,高潮在哪儿,结局怎样。4.试简要说说文中几个人物的性格特征。5.讨论该如何看待父母要回羚羊木雕的行为和“我”不经大人同意送羚羊木雕的行为。【教学说明】:第一二课时的教学与平时一样,主要是引导学生阅读和初步分析课文。文中人物的特征鲜明,学生容易掌握,但文章主题不单一,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没有完全认同教学参考书中的观点,而

4、是通过文章《一碗馄饨》来引导学生明确:很多时候也要重视父母的感受,尊重理解父母。因为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较往届的学生要自私一些,很多时候都以自我为中心。第三课时【教学目标】:探究文章先声夺人式开头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以语言开头的片段写作训练。【教学流程】:1.出示张之路小说原文的开头,让学生与编者修改后的课文开头作对比,在比较中探究课文开头的特点及作用。2.教师通过实例讲解先声夺人式开头的作用。3.学生进行这种先声夺人式开头的写作训练。【教学说明】:万事开头难,很多学生写作文难以开头;好不容易开个头,往往兜圈子、

5、绕弯子,很难入题。我以前也对学生进行过作文如何开头的专项训练,可由于学生之前没有进行过针对一种开头的扎实有效的单项训练,所以很难一下子完全接受好几种精彩的开头,更不能灵活地加以运用,因此效果不佳。于是我想在低年级就用充裕的时间对学生进行1种开头的单项写作训练。课文的开头是一个好的典范,学生易掌握,好模仿,花一个课时进行这种开头的片段写作训练,效果很好。为了更好地进行本课及下面几个课时的片段写作训练,便于学生最后成文,从而保证训练的可操作性、延续性和整体性,我给学生规定了写作的内容和要求:写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充分运用语言描写和其

6、他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为了充分发挥课文作为范本的作用,更好地体现教学目的,本课在编入教材时,编者对其原文进行了很大的改动,尤其是开头改动很大,删除了相当一部分文字。我把原文印发给学生,让他们与课文开头进行比较,在鲜明的对比中充分领悟课文开头的妙处。现把原文的开头呈现如下:天上下着雪。我一个人孤伶伶地走在去万芳家的路上。雪花在路灯前飞舞,路灯在雪花中发出昏暗的光。我和万芳家只隔一百多米,可是我却走了好久好久。白天我们还在这里举行百米赛跑,那时候,这条路显得又平又直,可现在下雪了。我一个人漫漫地走着,脚下发出吱吱的声响……吃过晚饭

7、,我趴在桌子上背诵今天课堂上刚刚讲过的杠杆原理。妈妈坐在沙发上织毛衣。我常常抬起头来望着窗外飞舞的雪花——我们这里已经很少下这样大的雪了。真带劲!明天可以打雪仗咯!妈妈走了过来,轻轻地把窗帘拉上。另一间屋子里,爸爸和奶奶正在看电视。咚咚锵锵的锣鼓声传了过来,又是京戏!我用双手把耳朵堵上。妈妈走了出去,电视机的声音变小了。妈妈又重新走到我的身边,慈爱地把我的手从耳朵上拿了下来。“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原文是倒叙式开头,不是很简洁,接下来的叙述也有些多余——与文章的中心关系不大。改过之后的开头直接描写人物语言,“不见其

8、人,先闻其声。”在语言之后再让人物出场和事件的发生,一开始就营造出了一种紧张的氛围,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在引导学生了解这些之后,我又给学生出示了几个这样的写作范例,然后要求学生自己仿写开头的小片段。环顾教室,我惊奇地发现,连平时害怕写作文的几个同学都胸有成竹地动起了笔。写完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