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历史】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D:16545182

大小:33.47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22

【历史】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_第1页
【历史】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_第2页
【历史】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_第3页
【历史】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_第4页
【历史】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分数:100分卷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道小题,每题1.5分,共48分。答案涂在答题纸上)1.《荀子·儒效》中说:“《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荀子论证的是A.儒家各经的核心内容B.儒家经典的内容分工C.儒家经典的教育功能D.儒家经典内容的丰富2.“如果一定要在中国思想流派中找出一家与西方科学精神最相近的,我个人认为只有程、朱一系的理学足以当之。”其依据是程朱理学主

2、张A.知行合一   B.心外无理   C.心即理也   D.格物致知3.元史以前的列女传,可以说是优秀女性的集成。元朝以后就不同了,一是数量大增,《元史》收入了一百八十七个,《明史》则收入了三百零八个。二是这些女性基本上都是所谓“贞、孝、节、烈”的典型。这主要反映了A.理学影响了国家法律B.理学思想的广泛影响C.妇女地位的大幅提高D.文化主流思想的变迁4.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以上言论A.受西方启蒙思

3、想影响B.否定了君主制度C.主张建立法治社会D.强调对民意的尊重5.王阳明曾说:“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他的话表明当时A.佛、道两家的地位日渐低下B.儒释道存在融合的趋势C.儒家对佛道持批评的态度D.大道为公是儒道佛的共同追求6.《三国演义》中有如下描述:“义军见严纲兵来,都伏而不动。直到来得至近,一声炮响,八百弓弩手一齐俱发。”有人据此推断三国时火药已应用于战争。这一推断A.依据不充分,结论错误B.依据不充分,结论正确11C.依据充分,结论

4、错误D.依据充分,结论正确7.利普斯(德)在《事物的起源》一书中写道:“中国人……造纸的知识随着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这段材料表明造纸术的西传A.改变了欧洲人的阅读方式B.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C.促成了近代欧洲科学兴起D.消除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8.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曾感叹说:“唐人诗歌,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即使那些“非外间所应知”的宫闱秘闻,诗人“反复极言”,“上之人亦不以为罪”,“今之诗人”则绝不敢如此。这段论

5、述说明了A.开明的文化政策有利于文化的发展B.唐朝诗歌空前繁荣C.唐朝诗人热衷于描写宫廷秘史D.诗人受人尊重的原因9.以黄公望为代表的所谓元四家主张“逸笔草草”“不求形式”,诗文印信入画,诗画相联,其画作多表现“隐居”、“出世成仙”的情感。可知其画作应属于A.山水画   B.人物画   C.文人画   D.风俗画10.苏轼的《枯木怪石图》,被人评价为:枝干“虬(qiu,盘曲)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能体现其风格的是A.“诗中有画,画中有诗”B.“笔才一二,像已应焉”C.“意存笔先,

6、画尽意在”D.“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11.屈原《思美人》“思美人兮,揽涕而伫眙。媒绝而路阻兮,言不可结而诒”中的美人是一种托喻。从历史的角度上看,屈原笔下的“美人”主要表达A.“大同社会”的理想B.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C.强烈的探索精神和怀疑精神D.强烈希望国家富国强兵12.元代是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杂剧、散曲、南戏等都取得巨大成就,后世将其与唐诗、宋词并称。后人则充分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称其“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种风格反映了元代A.异族统治政治清明B.城镇市民经济繁荣C.戏曲作者出

7、身低微D.中外文化交流频繁13.智者学派指出:法律、正义只是人所约定的习俗。为了避免互相伤害,人们相互约定不伤害别人,这是政府创立的基础。正义的本质和起源在于人们实践了先前的约定。该观点被称之为“人类最早的社会契约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11A.智者学派重视永恒的正义B.智者学派重视法律的作用C.启蒙运动萌发于古代希腊D.遵循人性是法律制定的依据14.“此时人们仍是教会母亲的儿子,但是,人们的人生观已经改变,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

8、上建立他们的天堂。”这样的改变在欧洲最早始于哪一国家A.英国   B.德国   C.意大利   D.法国15.马丁·路德指出,主教的权柄与政府的权柄“两者都有上帝的命令,所以应当尽心尊敬、重视,看为上帝所赐世人最大的福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论证教权与政权的对等地位B.强调世俗权力的优越性C.否定主教在世俗领域的地位D.强调政权对教权的遵从16.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