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ID:16546659

大小:30.46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22

【历史】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_第1页
【历史】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_第2页
【历史】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_第3页
【历史】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_第4页
【历史】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侯建新在《封建主义概念辨析》一文中说:“封建的就不是专制的,封建是对专制权力的一种分散。”据此,与“封建”含义相近的是A.宗法制B.中央集权制C.分封制D.君主专制2.“在理论上,继承者首先是嫡长子,其次是嫡次子;如果没有嫡子,再考虑由庶子来继承。然而在实际运作中,一国之君或权臣之族可以根据其喜好,来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继承人。这使得各王子及其各自的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这一观点实质上A.否认

2、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B.论证了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C.反映了宗法制下对王权的争夺D.抨击了一夫多妻制产生的弊端3.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主要是指A.官员的职责经常变动并要受制于中央政府B.官员的任职地域经常变动C.官吏来源有一定社会性且由中央任免调遣D.所有官员完全听命于皇帝4.有学者认为,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的演变,是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的“进步”是指A

3、.地方机构行政效率提高B.决策程序趋于规范化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D.分权制衡限制了皇权5.清代学者赵翼认为:“国初以来,设立议政王大臣,彼时因有议政处是以特派王公大臣承允办理,自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之后,皆系军机大臣每回召对承旨遵办,为满洲大学士、尚书向例俱兼虚衔。”由材料可见A.议政王大臣会议具有中国早期议会的基本特征B.议政王大臣会议在清朝前期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C.雍正皇帝因为在东北用兵设立了军机处D.军机处的设立使清朝实现了皇权高度集中6.唐朝前期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可以作为其直接证据

4、的是A.“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B.“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C.“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D.“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87.1083年成都锦院建立,主要出产四种蜀锦:上贡锦、官诰锦、臣僚袄子锦和广西锦。由此可以推断A.成都锦院属典型的官办手工业B.成都是宋代织锦业最发达的地区C.宋代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空前加强D.宋代已出现新型生产关系萌芽8.中国古代文人重义轻利,但到了明清以后却发生了变化,如:郑板桥本人曾明确制定了自己的润格“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条幅

5、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他的《板桥润格》说得很干脆:“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这一现象最能反映A.清代文人重商意识增强B.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C.清代社会逐利风气盛行D.明清时期文化产业兴盛9.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法。这说明当时A.荀子在继承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B.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C.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D.儒

6、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10.秦代焚书禁学和汉代的独尊儒术采用的手段大相径庭,秦代重在“禁”,汉代重在“尊”,但两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相同的,即A.文化氛围由生动活泼转为死气沉沉B.文化内容综合宽容C.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D.为不同思想留下适度发展空间11.瑟·赖特说: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后,佛经译文遭改动,例如“丈夫供养妻子”变成了“丈夫支配妻子”,“妻子体贴丈夫”变成了“妻子敬其丈夫”。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A.传统文化遭遇冲击B.理学成为官方哲学C.外来文明汉化明显D.西学东渐进程加快1

7、2.明代画家徐渭主张人不应以外在的种种规制来束缚、戕害自然人性。他的画,用笔放纵,设墨酣畅。他甚至把水墨倒在纸上,随着散化之形而作勾勒。这表明徐渭深受下列哪一思想的影响A.“人伦者,天理也”B.“存天理,灭人欲”C.“心外无物”D.“理”、“欲”统一二、材料题(共两题52分,注意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作答,超出区域不给分)813.(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农业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它毕竟主要是在小农分散经营的条件下形成的……由于传统农具明清后没有继续得到改进,由于人口增加,劳动效

8、率低下,这极大地限制了其他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的思想……但在封建制度和分散经营条件下,不可能更大规模合理利用经济资源协调发展。——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9分)材料二有学者指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