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河北省邢台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

【语文】河北省邢台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

ID:16551465

大小:135.56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8-22

【语文】河北省邢台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_第1页
【语文】河北省邢台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_第2页
【语文】河北省邢台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_第3页
【语文】河北省邢台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_第4页
【语文】河北省邢台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河北省邢台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共45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3题。①以往的主流看法视“六经”为百术之源,统摄万端,从而以“六经”为髓,儒学为骨,经、史、子、集为肌肤,外翼全体学术文化。这种架构较明显地反映了传统经学的思维模式,它显然是以经学或以其为基础的儒学作为主体内容,仍是要求儒学居于中国学术文化的支配地位,把其他各家置于从属的被支配的位置,由此所形成的依然是经学和儒学统摄下的“国学”。②基于对“传统”的历史性和现实性特点的明确认知,“新子学”强调,“国学”在漫

2、长的岁月中必然存在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可以说一代有一代的“国学”。从历史上看,不可否认,“六经”是中国文化学术的最早源头,它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孔子以“六经”为基础创立了儒家学说,经西汉定为一尊后,在政治文化等方面获得了垄断性地位,成了“国学”的主导力量,后经历代统治者的追捧和提倡,渐成我国传统学术文化的主流。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这种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章太炎力倡诸子学,胡适平视各家,冯友兰更是在《中国哲学史》中明确指出,晚清便是“经学时代之结束”。由此,经学时代重回到了子学时代,儒学又复归为子学之一。这是历史的必

3、然,“新子学”的发展亦是我们时代的要求和选择。③今日之社会更为多元复杂,而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必然会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这就要求我们从经学思维和体系的禁锢中真正解脱出来,以开放的姿态传承历史文化,维护学术开放多元的本性,积极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富于活力的“新国学”。“新子学”正是适应这样的“国学”发展要求,将应运承载“新国学”的真脉。④“新子学”的内涵,单以浅层次理解,它是“旧子学”的再发展。在这种理解下,“新子学”仿佛没有摆脱在原有经学体系下旧“国学”中的位置,最多也只是经学的多样化实践与儒学的外围羽翼,显然无法承担作为“新国

4、学”主导的重担。但“新子学”具有更深层的内涵,它是以“子学精神”为灵魂,重视晚周“诸子百家”到清末民初“新文化运动”时期,每每出现的多元性、开放性的学术文化发展趋向。因而,“新子学”视野中的“国学”将是一个思想多元性与时代发展和谐一致的图景。⑤“新子学”的“子学精神”主张多元并立,在主导“国学”构建与发展时,将整合现有的各类学术文化。它给“国学”带来的不是简单的内容上的囊括,而是结构性的革新:“国学”将由单向封闭的金字塔结构,转变为交互动态的多元开放结构。简单而言,在“新国学”的结构中,各种学术之间多元、平等、互为主体,没有谁统摄谁

5、,谁要依附谁的问题。在这种体系之下,经学和儒学并不占据垄断地位,不再是其他学术确立自我和位置的依据与标准,只是复合多元、动态构成的学术生态中的一个重要但又普通的组成部分而已。因此,今后的“国学”不再是一棱独秀的孤景,而将上演百家合鸣的交响。一一(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下列对“新子学”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新子学”在对“传统”的历史性和现实性特点的认知基础上,认为“国学”是变化发展的,但每一代“国学”的思想本质是相同的。B、面对当前多元复杂的社会,我们应从经学思维和体系的禁锢中真正解脱出来,积极构建具有时代特征

6、、富于活力的“新国学”,即“新子学”。C、“新子学”具有更深层的内涵,它以“子学精神”为灵魂,重视不同时期出现的多元性、12开放性的学术文化发展趋向。D、“新子学”的“子学精神”主张多元并立,在主导“国学”构建与发展时,它整合了现有的各类学术文化,给“国学”带来的是结构性的革新。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以往的主流看法视“六经”为百术之源,统摄万端,这较明显地反映了传统经学的思维模式,要求儒学居于中国学术文化的支配地位。B、儒家学说经西汉定为一尊后,在政治文化等方面获得了垄断性地位,并经历代统治者的追捧和提倡,

7、逐渐成为我国传统学术文化的主流。C、当前多元复杂的社会使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从而促使“新子学”应运承载了“新国学”的真脉。D、从浅层次看,“新子学”没有摆脱在旧“国学”中的位置,只是经学的多样化实践与儒学的外围羽翼,无法承担作为“新国学”主导的重担。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传统经学的思维模式以经学和以其为基础的儒学作为主体内容,要求儒学支配其他各家,所以它依然是经学和儒学统摄下的“国学”。B、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儒家学说的主导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章太炎、胡适、冯友兰等人的倡

8、导,说明儒学又复归为子学之一。C、“新子学”给“国学”带来的不只是简单的内容上的囊括,而且是结构性的革新:“国学”将转变为交互动态的多元开放结构,各种学术之间多元、平等、互为主体。D、在“新国学”的体系下,经学和儒学并不占据垄断地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