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江苏省淮安市涟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期末模拟试卷一

【历史】江苏省淮安市涟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期末模拟试卷一

ID:16561140

大小:321.97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22

【历史】江苏省淮安市涟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期末模拟试卷一 _第1页
【历史】江苏省淮安市涟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期末模拟试卷一 _第2页
【历史】江苏省淮安市涟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期末模拟试卷一 _第3页
【历史】江苏省淮安市涟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期末模拟试卷一 _第4页
【历史】江苏省淮安市涟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期末模拟试卷一 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江苏省淮安市涟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期末模拟试卷一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阶段检测一 政治史·中国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写在密封线内。3.请将客观题的答案写在试卷第4页的答题栏内。第Ⅰ卷 客观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符合这一描述的历史时期是(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2.下图为西周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A.世代为官B.血缘维系C.贵族分封D.中央集权3.汉朝实

2、行的察举制度,有各种名目,有的叫孝廉,有的叫茂才异等(才学出众),有的叫贤良方正,有的叫孝悌力田(孝父母,爱兄弟,勤恳种田)。由此可见,察举制度选官的主要标准是(  )A.品行、才学B.家庭背景C.个人声望D.考试成绩4.皇,古为上天,光明之意;帝,生物之主,兴益之宗。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用“皇帝”作为自己的称号。其主观目的是(  )A.炫耀文治武功B.树立专制权威C.寻求暴政依据D.宣扬君权神授5.《全球通史》载:公元前127年时,皇帝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能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不断下降

3、。据此判断,当时地方行政制13度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D.行省制6.嘉定二年(1209年),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按两宋中央官制,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是(  )A.尚书省B.参知政事C.军机处D.枢密院7.“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责是(  )A.行使军权B.审核政令C.协理奏章D.跪受笔录8

4、.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B.唐代通过三省六部制削弱相权C.宋代设立枢密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D.清通过设军机处削弱相权9.有人说“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和终点,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下列文献能够见证“起点”历史的是(  )A.《南京条约》B.《天朝田亩制度》C.《资政新篇》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0.台湾人民痛心疾首“若午夜暴闻轰雷,惊骇无人色,奔走相告,聚哭于市中,夜以继日,哭声达于四野”。与这一现象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

5、辛丑条约》D.《马关条约》11.马汉在《海权论》中指出:“谁拥有了长江流域这个中华帝国的中心地带,谁就具有了最可观的政治权威。出于这些原因,外部海上国家应积极、有效地对长江流域施加影响。”以下能印证作者观点的事件是(  )A.《北京条约》的签订B.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C.《马关条约》的签订D.武昌起义后列强猛攻武汉1312.“上谕以永禁设或入与诸国(即列强)仇敌之会,违者皆斩。”该项规定出自(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3.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

6、地位的一个新提法。但究其实质,其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  )A.旧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B.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C.资产阶级共和国向着人民民主专政过渡的开始D.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14.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该规定颠覆了(  )A.“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B.“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天下为主,君为客”15.下图是某一历史事件的路线图。这一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B.北伐战争C.红军长征D

7、.渡江战役16.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国家公祭日。这是为了纪念(  )A.抗日战争的胜利B.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C.南京大屠杀等死难者D.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17.央视《百战经典·伟大的会议》描述道:“一座城市,因为一次重要会议与红色结缘;一座小楼,记录着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一次会议,从此改变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  )A.提出了党的奋斗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13B.确定了国共两党合作的方针C.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D.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到农村的转移1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