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江苏省淮安市涟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期末模拟试卷六

【历史】江苏省淮安市涟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期末模拟试卷六

ID:16589477

大小:280.99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23

【历史】江苏省淮安市涟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期末模拟试卷六 _第1页
【历史】江苏省淮安市涟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期末模拟试卷六 _第2页
【历史】江苏省淮安市涟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期末模拟试卷六 _第3页
【历史】江苏省淮安市涟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期末模拟试卷六 _第4页
【历史】江苏省淮安市涟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期末模拟试卷六 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江苏省淮安市涟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期末模拟试卷六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苏省淮安市涟水中学2015-2016学年度高二历史期末模拟试卷六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写在密封线内。3.请将客观题的答案写在试卷第4页的答题栏内。第Ⅰ卷 客观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吕氏春秋·任地》中记载:“上田弃亩(垄),下田弃畎(沟)。五移无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今兹美禾,来兹美麦。”下列对上述材料解释不正确的是(  )                    

2、    A.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先进的耕作方法B.说明古代农业很早就懂得了精耕细作C.是古代曲辕犁普遍使用的鲜明写照D.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的智慧结晶2.《周礼》曾这样记述西周时期的某项土地制度:“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以任地事而令贡赋。”下列有关材料中土地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所有B.受封者要向皇帝缴纳贡赋C.农民在土地上集体耕作D.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和转让3.宋朝诗人梅尧臣《水轮咏》:“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自营。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描

3、写的是(  )A.筒车B.翻车C.曲辕犁D.水排4.历史学家王家范说: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基本形态的分布态势,极像哑铃,两头粗壮,中间细长。“细长”者在这种“分布态势”中应为(  )A.官营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C.民营手工业D.工场手工业135.晚明时,徽商家乡——徽州六邑,农地狭小,民不聊生,逼使很多人出外经商。不多年后徽州地价却大幅度上涨,为全国之冠。主要原因应该是(  )A.徽商发财后回乡买地B.形成特色作物种植区C.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D.北民南迁致地价飞涨6.“洪武四年十二月,‘诏吴王左相靖海侯吴桢,籍方国珍所部

4、温、台、庆三府军士……隶各卫为军,仍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下列选项对材料中政策理解不正确的是(  )A.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B.促进了官方朝贡贸易的发展C.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D.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和进步7.读下表,该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以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时期内容备注春秋战国牛耕、铁农具都江堰、郑国渠测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安排农事秦汉耧车提高播种效率选种、育秧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A.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B.注重总结推广农业经验C.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D.精耕细作模

5、式的形成发展8.鸦片战争以后“洋棉每百斤需三十三元,印度棉也在三十元内外,而华棉每百斤需十二三元,多至十七八元而止。故近年洋船回国,多购中国棉花,压载出口”。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中国棉花价廉物美,畅销海内外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步取得优势C.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高D.中国沦为欧美工业国的原料产地9.济南瑞蚨祥成立于1868年,是全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一战期间,瑞蚨祥在北京开办了几处新店,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这一时期,瑞蚨祥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①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②国民政

6、府制定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众掀起提倡国货运动 ④纺织业和面粉制造业发展迅速A.①④B.①②③C.②③D.①1310.1905年,清政府批准徐州开办“劝工厂”,由安徽涡阳人袁大化任经理,有机器10台,工人百名。以本地棉花用机器制作棉布、毛巾等。这是徐州机器织布业的开始,也是本地区近代民族工业的开端。该厂的创办反映出徐州(  )A.农业发达,原料充足B.位置重要,市场成熟C.人口众多,劳力富余D.政府支持,政策放宽11.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呈递减态势,造成这一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

7、A.“一战”的爆发B.反帝爱国斗争的影响C.国货运动的推动D.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12.造成下图所示的公私经济成分比例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三大改造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国营企业改革13.1958年7月,《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宣称:“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说明当时的中国(  )A.国民经济发展欣欣向荣B.农业生产连年获得大丰收C.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D.土地改革运动正蓬勃开展14.“公社的山羊长得壮,上山碰到非洲象,山羊打个大喷嚏,轰隆一声比雷响,大象吓得

8、直哆嗦,扑通跪倒直喊娘,‘娘啊娘,还是公社的山羊大,跟它比,我简直就是屎壳螂’。”这首歌谣体现哪个时期的特色(  )A.“大跃进”时期B.农业合作化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15.我们都知道,深圳特区“特”在实行特殊的经济发展政策。这种“特”的实质是(  )A.不必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B.突破了计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