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广东省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3月月考试题

【地理】广东省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3月月考试题

ID:16565898

大小:33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22

【地理】广东省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3月月考试题_第1页
【地理】广东省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3月月考试题_第2页
【地理】广东省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3月月考试题_第3页
【地理】广东省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3月月考试题_第4页
【地理】广东省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3月月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理】广东省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3月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潮师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题本试卷共12页,41小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满分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结合图1完成1~2题。图11.判断方框I、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①土壤水增多②库区蒸发量增大③蒸腾加强④植被覆盖率增大A.①③②④B.②④①③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2.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特征B.区域性特征C.差异性特征

2、D.不稳定性特征下图(图2)表示一座相对高度为3000米的山体,山体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自然带。回答3~4题。3.若图中虚线表示雪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B.N坡是向阳坡,S坡是迎风坡C.S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D.S坡是向阳坡,N坡为迎风坡4.若山顶有永久性冰川,则山脚气温T(T冬表示冬季气温,T夏表示夏季气温)应是()A.T冬<18℃B.T夏<18℃C.T冬<10℃D.T夏<20℃下图(图3)是我国东部某山地地形剖面图及自然带垂直分布图,回答5~6题。5图35.该山地位于()A.华南热带湿润地区B.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

3、C.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D.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6.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海陆位置B.山脉走向C.纬度位置D.山体坡度7.分析下图(图4),台湾岛修建的铁路是半环状的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图4A.地形因素B.河流因素C.气候因素D.矿产因素8.关于聚落与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平原最适宜聚落发展,凡是平原地区均是聚落密集区②山区的聚落大多蜿蜒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两岸发展③高原地区的聚落大多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④古代乡村聚落多分布于河流两岸,主要是因为河流两岸雨热同期,气候优越A.

4、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007年9月19日台风“韦帕”在浙江省沿海登陆,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损失。回答9~10题。9.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下列生产活动受台风影响最大的是()5A.水稻种植业B.海产品养殖、捕捞C.林业D.石油冶炼10.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是受台风影响最大的地区,因此应该()A.大力围海造田,拓展生存空间B.有计划地将人口向中西部大规模迁移,转移经济中心C.缩小亚热带水果的种植面积,减少果农经济损失D.大力营造沿海防护林,特别是红树林11.下列三种自然灾害或环境问题之间存在着逐级因果关系的是()A.寒潮、霜冻、盐碱化B.地震、泥石流、水土流失C.酸雨、臭氧层破

5、坏、杀伤性紫外线透入D.森林减少、温室效应、海平面升高二、非选择题(共160分)40.(22分)2000年某体育爱好者发起了“爱我河山,申办奥运”的活动,一行十多人驾车沿下图中的AB线和CD线巡游中国,沿线美丽的自然景观令他们终生难忘。对照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可以画出中国自然带分布图(图5),读图回答:图5(1)写出他们沿AB方向巡游穿过的自然带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这反映了陆地自然地理环境具有_________地带分异规律,决定这一规律最主要的因素是_________。(12分)(2)写出他们沿C

6、D方向巡游穿过的自然带名称(不含③):⑤_________、⑥_________,这反映了陆地自然地理环境具有_________地带分异规律,决定这一规律最主要的因素是_________。(8分)(3)自然带④在南半球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1.(34分)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图6(1)图中M处能否勘探到石油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该处地貌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8分)(2)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图中所示水循环为____________循环。在该水循环参与下,①处的____________岩可转化为②处的____________岩。(6分)(3)图中N处是否适合修筑公路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4)若M山具有足够的高度,则从N到M的自然带变化体现了____________规律。(2分)(5)假设该地处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岸,则b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