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工程基础试题

可靠性工程基础试题

ID:16572063

大小:302.31 KB

页数:60页

时间:2018-08-22

可靠性工程基础试题_第1页
可靠性工程基础试题_第2页
可靠性工程基础试题_第3页
可靠性工程基础试题_第4页
可靠性工程基础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可靠性工程基础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可靠性工程基础》试题目录试题1-------------------------------------(2)试题2-------------------------------------(15)试题3-------------------------------------(29)试题4-------------------------------------(42)试题5--------------------------------------(55)《可靠性工程基础》——试题1一、是非

2、判断题(是画∨,非画×)⒈并联系统是冗余系统的一种。()⒉串联系统的可靠性一定小于其中任意一个组成单元的可靠性。()⒊可靠性分配应该在可靠性预计的基础上进行。()⒋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规定的功能称为故障。()5.FMECA一般是一种对产品失效进行定性分析的手段。()⒍若某一产品的失效事件为M,M由两单元的失效事件C和D组成,则其产品的失效概率P(M)=P(C)+P(D)。()⒎电子元器件在任何情况下原则上都不允许超额使用。()⒏我们称MTBF为产品的平均寿命。()⒐可靠性老炼和

3、筛选试验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产品的固有可靠性。()⒑产品可靠性规定的时间只能用小时计算。()二、选择题1⒈某产品的可靠度为R(t),当t1小于t2时,可靠度R(t1)与R(t2)的关系为。1R(t1)一定大于或等于R(t2);2R(t1)一定小于或等于R(t2);3R(t1)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R(t2)。⒉寿命为指数分布的2个单元组成一个并联系统,若两单元的失效率分别为λ1和λ2,则该系统的MTBF为。①1/(λ1+λ2);②1/λ1+1/λ2+1/(λ1+λ2);③1/λ1+1/λ2;④1/λ1

4、+1/λ2-1/(λ1+λ2)。3.电子元器件老炼的目的是。①提高产品的固有可靠性;②剔除产品的早期失效;③消除产品参数的漂移。⒋产品可靠性筛选试验的目的是。①提高产品的固有可靠性;②消除产品参数的漂移;③剔除产品的早期失效。⒌对单元产品的可靠性评估一般采用_______。①点估计法;②区间估计法;③CMSR法;④MML法。⒍产品失效分布函数的代号是。①f(t);②R(t);③λ(t);④F(t)。⒎对单元产品进行可靠性评估应根据。①一批产品的使用试验结果;②一批产品的随机抽样寿命试验结果;2③该

5、产品的可靠性分配结果。⒏在事先没有规定产品可靠性指标的情况下,用来测定产品可靠性特征量的试验称做。①可靠性验证试验;②可靠性验收试验;③可靠性测定试验。⒐故障树分析的代号是。①ETA;②FMEA;③FT;④FTA。三、填空题⒈若产品的性能指标X~N(μ,σ)=(10,1),则其概率密度函数f(x)=。⒉若产品的寿命服从指数分布,则其R(t)=;F(t)=;f(t)=;λ(t)=;MTBF=。⒊电子线路的三次设计是指、和。⒋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内,完成规定功能的称为产品的可靠性。⒌一个系统由

6、n个单元组成。当每个单元都正常工作时系统才能正常工作,此时我们称这种系统为系统;如果只要有一个单元工作系统就能工作,此时我们称这种系统为系统;如果n个单元中有k个或k个以上完好系统才能正常工作,我们把这种系统称为系统,其代号为。⒍一般产品失效率函数曲线的形状象洗澡盆,故称曲线,按其变化规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失效期、失效期和失效期。37.提高串联系统可靠性的措施是、和。⒏某系统的可靠性框图如下,其系统可靠性Rs为:R2R1R3R4Rs=。9.一个电路由2个电阻串联而成,其中一个电阻为6kΩ,另一个为

7、8kΩ,且均有±10%的极限误差,并服从正态分布,则该电路电阻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4四、计算题⒈某系统的可靠性框图见左,图中各单元工作相互独立,已知R1=R2=R3=0.9,R4=R5=0.8。⑴用状态枚举法求系统的可靠度。⑵用全概率分解法求系统的可靠度。计算题1用表概系统状态单元工作状态系统率编号R1R2R3R4R5状态7续计算题1用表78⒉设有一个系统的可靠性逻辑框图如下,请找出该系统的所有路集、割集、最小路集和最小割集,并注明最小路集和最小割集的阶数。(路集和割集按其阶数从小到大排列)x1

8、x2x3x493.某一系统的可靠性逻辑框图如右所示,要求(1)画出其故障树图;(2)列出其故障函数的最小割集表达式;A3A1A2A4(3)求其每个底事件的结构重要度。A5A6104.有一拉杆受力如右图所示,已知拉力为P~N(P,P)N(30000,400)[N];其材料强度极限为XS~N(S,S)2N(321,102)[N/mm];该杆横截面为正方形,边长为100.15[mm],并且服从正态分布,请计算此拉杆的可靠性。115.设有一串联系统由A、B、C、D、E五个单元组成,五个单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