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鹿门歌》导学案

《夜归鹿门歌》导学案

ID:16664772

大小:3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23

《夜归鹿门歌》导学案_第1页
《夜归鹿门歌》导学案_第2页
《夜归鹿门歌》导学案_第3页
《夜归鹿门歌》导学案_第4页
《夜归鹿门歌》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夜归鹿门歌》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夜归鹿门歌》导学案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本诗的创作背景。2、品读诗歌,体会此诗的意境美,并背诵全诗。(二)、过程与方法1、结合诗歌的背景和内容,把握诗歌的内涵。2、通过诵读,把握诗歌的韵律,了解诗歌情感。3、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的胸怀和情怀志趣。(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育对“隐逸超脱”情感的理解。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了解作者和孟浩然的生平,结合课文评价作者的写作意图。  难点:理解文中的引文和引诗,感受孟浩然巨大的人格魅力。三、预习检测、知识积累(一)、

2、作者和背景1、作者简介孟浩然(689~740),襄阳(今属湖北)人,主要活动于开元年间。他大半生居住在襄阳城南岘山附近的涧南园,中年以前曾离家远游.四十岁那年赴长安应进士试,落第后在吴越一带游历多年,到过许多山水名胜之地。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贬荆州刺史,孟浩然曾应辟入幕,不久辞归家乡,直至去世。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诗中取材的地域

3、范围相当广大。2、背景介绍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汉江西岸,名曰“南园”或“涧南园”。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沔水南畔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乘船前往,数时可达。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心追步乡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为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所以题曰《夜归鹿门歌》,虽有纪实之意,而主旨却在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二)、预习检测1

4、、阅读李白《赠孟浩然》一诗,说说李白眼中的孟浩然是怎样的一个人。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注释:①孟夫子:指孟浩然。夫子,一般的尊称。②风流:古人以风流赞美文人,主要是指有文采,善词章,风度潇洒,不钻营苟且等。③红颜句:意谓从青年时代起就对轩冕荣华(仕宦)不感兴趣。④醉月句:月下醉饮。中圣:“中圣人”的简称,即醉酒。曹魏时徐邈喜欢喝酒,称酒清者为圣人,酒浊者为贤人。中:读去声,动词。此为饮清酒而醉,故曰中圣。⑤迷花:迷恋花

5、草。 2、看注解,理解字面上的意思,诗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YibinCityCitytracktrafficplanningisYibincityregionalrangewithintracktrafficsystemofonceintegration,andcitytracktrafficalsoisYibinCityCityintegratedtracktrafficsystemintheofpart,foraccurategraspcitytracktrafficresearchofobject53

6、、请按课本的诵读提示诵读诗歌,争取背诵、默写下来。四、探究、讨论(诗歌内容赏析)(请把答案写在书上)1、此诗按照时空顺序,分别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两个场景,比较诗人描写这两个场景时不同的侧重点。说说它们是如何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诗境的。2、课文后“探究、讨论”第二题第二小题。附闻一多《孟浩然》一文。3、分析、归纳此诗的艺术手法。五、拓展和迁移(一)、将此诗与王维的《归嵩山作》诗对读,分析这两首诗的诗境有何异同。归嵩山作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

7、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注释:嵩山:古称中岳。在今河南省封县北,因其居于五岳之中而高,又称嵩高。川:河川。薄:草木交错曰薄。闲闲:从容自得的样子。 迢递:遥远的样子。且:将要。闭关:佛家闭门静修。这里有闭门谢客之意。(二)、认真读下面这篇文章《诗》,回答后面的问题。“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一阕《关雎》,就这样出现在我们生命的源头,出现在华夏文明的源头。每当读罢《诗经》,我常常不禁要问自己:为什么斑驳的岁月并未使《诗经》里锃亮的意象生出铜绿,无涯的空间更未令远古诗歌包含的丰富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蒙受

8、损失?当暗黄的的纸页间错落的诗行成为我们灵魂的一部分,当代诗歌,又为何离我们这般遥远?与诗人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里,应当说是我们的幸运。诗,使灰暗变得多彩,使短暂变得久,使有限成为无限,使腐朽化为神奇;诗使生命中许多不可能成为可能;诗使人类充分体验到情感的欢畅与智慧的奇谲。无数的新诗正散布在我们周围,如星雨,如花瓣,飘散在我们的日子深处。它们与我们相距那么近,身手可触,然而又有多少人注意到它们的存在呢?是因为李白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