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鹿门歌导学案(教师)

夜归鹿门歌导学案(教师)

ID:37429728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3

夜归鹿门歌导学案(教师)_第1页
夜归鹿门歌导学案(教师)_第2页
夜归鹿门歌导学案(教师)_第3页
资源描述:

《夜归鹿门歌导学案(教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夜归鹿门歌》导学案【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现的隐逸情怀。2、置身诗境,展开联想与想象,不仅意会意境,而且能够用流畅的语言描述意境。3、根据诗歌中意象的特点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缘景明情”的欣赏方法,结合“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方法准确把握诗人追求隐逸、淡泊洒脱的人生志趣。【课前预习】作者: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曾隐居鹿门山。孟浩然的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很狭隘。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

2、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为唐代山水田园诗歌代表,虽远不如王维的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鹿门,即鹿门山,在湖北襄阳,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眷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40岁赴长安求仕不遂,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寻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在鹿门山辟一住处。这首诗是孟浩然决心隐居绝意仕宦时写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所以题曰“夜归鹿门”,虽有纪实之意,而主旨却在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合作探究】1、这首

3、诗按照时间和空间顺序,分别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请找出两个场景中的意象。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这两个场景。体会场景各有什么特点。明确:(1)钟声渡头--------黄昏江景图夜月烟树岩扉松径---------月夜山景图(2)黄昏江景图:钟声(悠然)--------山寺的超然僻静渡头(人声嘈杂)--------世俗的杂乱喧嚣月夜山景图:夜月(皎洁清冷)烟树(树影朦胧)静景:寂静岩扉(幽深僻静)松径(清幽寂寥)2、两个场景中的人物活动有何不同?反映出他们各自怎样的内心世界?明确:世俗的喧嚣世人回家归心似箭钟声的悠然我归鹿门-------潇

4、洒超脱3、这里运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明确:两种归途(动静),两种选择,对比,表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怡然自得的心情4、诗中所写“夜归”的“归”途实际上是在写什么?明确: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隐逸的道路。小结:缘景明情--------现景(抓住特点,合理现象,呈现诗中所绘之景),溯情(知人论世,推求情感),明法(明确表达技巧及效果)《夜归鹿门歌》当堂检测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庞(páng)公    刎(wěn)颈之交 睥睨(n

5、ì)  猝(cù)不及防 B.赡(zhān)养   趑(zī)趄不前 栖(qī)隐   夙(sù)兴夜寐C.冻馁(něi)   暴殄(tiǎn)天物 禅(chán)让   惴(zhuì)惴不安D.岩扉(fēi)   残羹冷炙(zhì) 祓(bá)除   殒(yǔn)身不恤答案:A B项,“赡”应读shàn;C项,“禅”应读shàn;D项,“祓”应读fú。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山寺钟鸣昼已昏 B.人随沙岸向江村昏君蔽于所昵   秋天漠漠向昏黑     C.余亦乘舟归鹿门 D.岩扉松径.长寂寥 乘犊车

6、,从吏卒   少时,一狼径去答案:C A项,名词,黄昏;形容词,糊涂。B项,副词,朝着;动词,靠近。3.对下面的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寺钟鸣昼已昏”,是说山寺里的钟声响起,天已黄昏。B.“鹿门月照开烟树”,是说鹿门山的月亮照清楚了朦胧的树影。C.“岩扉松径长寂寥”,说是石门及松间小路经常静悄悄的。D.“惟有幽人自来去”,说是只有清闲之人才会常来这里游玩。答案:D“幽人”是隐居者,诗人自指。意思是只有我这个隐居者独自来来去去。4.关于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表现的是安宁静谧的环境,次句却表现喧嚣,形成了鲜明而强

7、烈的比照,这是远离人寰的禅境与喧杂纷扰的尘世的比照。B、三、四两句是以人归引出自归,作为前文的具体补述。两种归途展现两样不同的心境,这又是一个比衬,从中表现出诗人与世无争的隐逸志趣和不慕荣利的淡泊情怀。C、诗人以谈心的语调,自然的结构,省净的笔墨,疏豁的点染,表现出自己对尘世生活的留恋和归隐生活的向往及由此造成的内心矛盾。D、本诗的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答案:C对尘世生活的留恋理解有误。5.你认为“渔梁渡头争渡喧”中的“争”字写

8、得好不好,为什么?明:“争”字写得好。“争”为“争夺”之意。“争”字描写了诗人听到山寺传来黄昏时的钟响,望见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场面。表达了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潇洒超脱的襟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