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口历史看昆山城市变迁

从人口历史看昆山城市变迁

ID:16713444

大小:2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24

从人口历史看昆山城市变迁_第1页
从人口历史看昆山城市变迁_第2页
从人口历史看昆山城市变迁_第3页
从人口历史看昆山城市变迁_第4页
资源描述:

《从人口历史看昆山城市变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人口历史看昆山城市变迁【信息时间:2011-8-4阅读次数:224】【我要打印】【关闭】陈益一人口,是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康熙昆山县志考》(卷四)户口,载有这样一组数字:“宋祥符间,户16348,口108693;淳祐间,户45363,口134500;明洪武间,户99790,口3900364;弘治间,户85636,口264429。弘治十年,新设太仓,分去户26354,口75670;嘉靖间,户87680,口140560……”继续寻找相关资料,不难发现历史上昆山人口统计数量最多的年份,是在明洪武九年(1376)——朱元璋刚刚定都南京不久,昆山县的人口数量居然超过了39万。明初

2、编黄册时统计,洪武十三年(1380)全国的人口是将近6000万。一个县的人口,居然占了全国人口的1/154,这不能不令人惊诧。昆山的几种地方志,记载得很一致,明嘉靖《昆山县志》还作如下解释:“洪武初年乱极方治,民数三十九万有奇,成化、弘治之间其盛矣,而反不及其数何耶?意初国初法令严密,不敢有漏籍者耳,可以观世矣。”明初的户籍制度是十分严格的,朱元璋说:“夫有户口而后田野辟,田野辟而后赋税增。”洪武三年(1370),他曾发布圣旨,派遣户部官员去各州县普查户口,要求民户如实填写“户帖”,作为编制户籍册的依据,又派出军兵随同办理。百姓如有隐瞒,治罪充军。所以,这个数字不会有什么水分

3、。鱼米之乡昆山,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二千多年的发展史,历来有着极好的居住环境。良渚文化时期的赵陵山、绰墩山和少卿山,是古代先民的聚居之地,是史前的城邦,尽管从出土文物无法考证那时的人口数量。北宋祥符年间,昆山有1.6万户,10万多人。南宋皇帝迁都临安(今杭州)后,很多皇室成员为了躲避战乱,纷纷卷着金银细软从北方来到江南定居,使昆山的人口迅速增加,也带来了经济的繁荣(江南的其它城镇也有类似的情况)。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的“金二十相公”和“陈妃”,便是宋室成员的代表。他们以及许多随从、眷属的到来,是贞丰里成为周庄镇、锦溪镇变为陈墓镇的重要因素。历史上,昆山的辖区很广。从古娄县到南

4、宋嘉定年间,前后大约有1500年,吴淞江沿岸均为娄县(昆山县)管辖。这包括了今天上海的大部分地区。当时昆山县管辖的范围,东面临近大海。据南宋《玉峰志》记载:“时昆山县境东西六十二里;南北一百三十里,东至嘉定县界,正西、西南、西北与长洲为界,正南、东南与嘉兴府华亭县为界,东南到通州府海门县,以海为界。”南宋嘉定十五年,建立嘉定县时,才割去了昆山境内的安亭、春申等五个乡。上海的别名“春申”,是昆山给予的。上海的简称“沪”,原意是蟹簖,也跟地处吴淞江沿岸的昆山有关。元代元贞元年(1295),昆山升县为州。这意味着昆山随着经济和人口总量的发展,已成为一个颇具规模的城市。一直到明洪武二

5、年(1369),才降州为县。弘治十年,成立太仓州时,把境内的新安、惠安、湖川三个乡划出去,分走了26354户,75670人,但仍有十几万人。此后,整个明清时期,昆山的人口数量基本没有大的波动。据1990年底出版的《昆山县志》记载,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昆山的人口才达29.7万。又过了十几年,直到三年自然灾害结束后的1963年,才突破40万——ofwork,relationships,needandpossibility,putqualityfirst."Improvestructure",referspartycarefully".Isamustadheretothe

6、individualabsorptionTheprincipleofthedevelopmentofamatureone,andstrictlyperformintheadmissionprocedure,topreventthePartymember这与六百年前的明洪武九年人口数量相当。促使十四世纪末年人口数量达到39万之巨原因是多方面的,至少说明当时昆山已是一个不小的城市,经济是繁荣的,社会是安定的,老百姓生活是富裕的,完全可以称得上安居乐业。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是研究所有人口问题中最基本的出发点之一,因此长期以来倍受学者的关注。在研究人口历史时,我们必须将当时的经济和

7、制度等等因素结合起来,看清它们对人口运动有着怎样的重要作用,反之亦然。打个比方,清代康乾盛世,经济发展达到了一定程度,为人口增长创造了旷古无比的条件,到十八世纪末,全国的人口超过了3亿,足足比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时的1.5亿翻了一番。而人口的增长,必然成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运动重要的推动力。读点昆曲史的人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六年曾召见昆山百岁老人周寿谊,询问道:“闻昆山腔甚嘉,尔亦能讴否?”周寿谊的长寿与昆曲一样,引起了明太祖的极大兴趣。这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们,明代初年昆山经济发展,市场繁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