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官改”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官改”

ID:16720539

大小:2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24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官改”_第1页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官改”_第2页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官改”_第3页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官改”_第4页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官改”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官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官改”——王东京“经济政治学”思想简介伍宜人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经济与政治从来都是一对双胞胎。一个是经济基础,一个是上层建筑,彼此千丝万缕,血脉相通。一个不关心经济学的政治家不是一个真正的政治家,一个不关心政治学的经济学家也不是一个真正的经济学家。王东京也是如此,他是近年来活跃于理论界的一位经济学家,长期从事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但是他从来不孤立地从经济学来看经济学方面的问题。对我国政治体制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大多数人都是从政治道德的角度来论述,而王东京教授则把经济学的原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引入政治学研究领域,给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

2、视野。王教授本人并没有把他的这一研究成果叫做“经济政治学”,这个名称完全是我个人杜撰的,不知道王教授同不同意我的看法。王教授的“经济政治学”涉及的面很广,这里只给大家重点介绍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官改”。我们都知道,中国的改革与前苏联的改革是不同的。我们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是一种渐进式的改革,是先经济体制改革,后政治体制改革的改革。这种改革有一个好处,就是造成的社会震荡比较小。但是它也有一个缺陷,就是改革进程相对比较慢一些。而且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一步一步深入,政治体制所存在的一些弊端就越来越突出。回望我国改革的历程,我们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大一统的

3、国有经济转向多种所有制并存;从单一的按劳分配转向按生产要素分配;从闭关锁国转向对外开放。以上诸多变化,都是体制的变化,按照经济学家的说法,叫“制度变迁”。谈中国的体制变迁,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政治体制,一个是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是一个大题目,内容十分繁杂,它涉及到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国体的问题、政体的问题、党派的问题、民主的问题、干部制度问题、选举的问题等等。当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已迫在眉睫,政治体制中所固有的弊端已经开始阻碍经济体制改革,比如“跑官要官”的问题、“数字出官”和“官出数字”的问题;又比如“班子不和”的问题、“论资排辈”的问题、“贪污腐败”的

4、问题等等,这些已经严重障碍了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许多专家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方案。但大多数都只是就政治问题谈政治问题。那么,为什么loanapprovalandpostcreditapprovalofficer/atalllevelsinaccordancewithcreditapprovalrules,licensingandeventualexerciseofcreditdecisionpowerofpersonsorinstitutions.Reviewfindingsandreviewcomments,accordingtoth

5、eBank'scredit“跑官要官”屡禁不止?为什么会出现“数字出官”和“官出数字”的现象?为什么“班子不和”久治不愈?为什么“贪污腐败”愈反愈烈?王东京教授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确实给我们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经济学发展到今天,已是学派林立,复杂纷繁。对非专业人士来说,确有老虎吃天,无处下口的感觉。但这绝不是说,经济学是屠龙术。如果我们善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它最本原的东西梳理出来,你就会发现,基本的、管用的理论其实并不多。现代经济学里,真正基本的、管用的理论,就是三个假定、三个原理、三个方法。三个假定是:经济人假定、资源稀缺假定和保护个人财

6、产假定;与此大致对应的是三个原理:利润最大化原理、供求原理和等价交换原理。这六条,简单得令人吃惊,但却是经济学智慧的结晶,用个时髦的词语,是精髓。一般人和经济学大师的差别,说到底就在于会不会使用这些假定和原理?熟练程度如何?推断功力怎样?经济生活千变万化,而经济理论万变不离其宗。为什么说这三个假定和三个原理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呢?因为200多年来,它反复经过实践检验,颠扑不破。比如经济人假定,把人看作是理性的利己主义者,说人是自私的。为什么要这样假定呢?因为事实便是如此。人如果不自私,就不会有劳动的积极性,政府也无法通过政策调节经济。举个例子,前几年

7、我们银行接连降息,目的是为了减少居民存款,扩大内需,但如果中国的老百姓都不自私,任你银行利率怎么降,人们也会无动于衷;国债利率如何高,大家也不稀罕,那么政府刺激消费与投资,不就落空了吗?事实上,我们这几年降息对扩大内需,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效果,这正好说明,人是理性自私的。再说,我们为什么要提倡无私奉献?因为人们客观上都是自私的,能做到无私不容易,所以对能做到无私的先进人物,理所当然要予以鼓励。但鼓励是一回事,客观存在又是一回事,假如我们把要鼓励的东西当作已经存在的东西,那就大错特错了。这方面的教训是深刻的,最典型的就是把政府官员都当作无私奉献的圣人,

8、所以长期实行低工资制度。结果如何呢?一是政府效率低;二是腐败屡禁不止。各国经验表明,高薪未必一定养廉,但低薪肯定导致腐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