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九上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ID:16721540

大小:54.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24

九上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九上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九上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九上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九上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九上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目的:1、读懂课文,了解文中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理解由一个具体实例引出论点的写法。2、把握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的思路,理解围绕中心讲道理,摆事实,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理清“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与创造性思想、创造力之间的关系。3、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真正认识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努力成为具有创造精神的人。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整体感知通读全文,完成下列问题。1.对文章进行圈点勾画,包括需要积累的词语、文章的关键句、设问

2、句等。2.请找出作者的观点,进而思考:作者为什么开头不把观点点明,而用一道四个答案都正确的选择题呢?正是因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要想寻求多种解答方法,有赖于什么?创造性思维。三、合作探究请同学们速读课文4——12段,思考:针对创造性的思维作者提出了哪几个问题?1.“创造性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2.“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3.“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探究问题1】“创造性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⑴请同学在文中划出作者的观点。明确:进行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①渊博的知识;②有探求新

3、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③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⑵文中用了哪两个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观点?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两个事例。明确:约翰将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由此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罗兰把电视接收器作为实验对象,发明了对战型的乒乓球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这属于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明确:举例论证。事实胜于雄辩,增强文章说服力,使人信服。maintenancem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pacttothec

4、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nYibincitylayouts(4)hoursofoperationmostofYibincitybuslinesin5:30-6:20,andbasicallymeettheYibintravelneeds.Bus⑶刚才我们分析了一下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作者认为有三点:……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事例可以支撑这些观点,能不能举一个例子?1、瓦特受到“水烧开后顶起壶盖”的启发,发明了蒸汽机。2、牛顿受到“苹果落地”的启发,创立了“万有引力”学说。

5、3、莱特兄弟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架成功飞上蓝天的飞机。4、东汉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宋代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下面就请同学们以课文创造性思维的必须要素之一为论点,充分运用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以及一些成语、典故,给文章添加一个自然段。要求:立意新颖,事例能支撑观点,150字左右。评议,重点在于事例是否支撑观点,事例与观点之间的衔接是否自然。【探究问题2】我们刚才小练笔,对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有了更深的认识,你觉得你身上具备了这些要素吗?你觉得咱班同学谁具备了这个要素?(你有这方面的经验吗?)师生交流。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

6、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那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作者做了充分的解答。⑴请同学们速读课文9——13段,用一句话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明确:任何人都有创造力,创造的意识在自己的思想里。⑵作者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来证明这一观点?明确: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追问:作者拿什么和什么进行对比?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人心态如何?各自的结果如何呢?富有创造力的人缺乏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自信)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不自信)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进行自我压抑【探究问题3】⑴所以作者得

7、出了一个结论:区别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依据是什么?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⑵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世界上有很多人因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而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能不能举例来说明一下?例:著名的“万有引力”学说的创立,就是牛顿留意了“果子为什么会落地”的结果。法国大数学家潘嘉赖,常说他的关于数学的发明,大半是他在街头闲逛时,留意一些“无意中得出来的细小的想法”后产生的。所以,我们想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就应该做一个有心人。四、小结全文⑴总的来说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思维的人?齐读最后一段。自己再

8、读两遍,然后合上书,复述作者提出的三个途径。(略)延伸补充:除了作者谈的以外,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还有什么补充或建议。做一个有创造力的人需要:积累知识——孜孜不倦地汲取、学识渊博maintenancem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pacttothecity.3.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