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068 浅谈语言学中认知语言学及隐喻

308068 浅谈语言学中认知语言学及隐喻

ID:16752963

大小:2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24

308068  浅谈语言学中认知语言学及隐喻_第1页
308068  浅谈语言学中认知语言学及隐喻_第2页
308068  浅谈语言学中认知语言学及隐喻_第3页
308068  浅谈语言学中认知语言学及隐喻_第4页
308068  浅谈语言学中认知语言学及隐喻_第5页
资源描述:

《308068 浅谈语言学中认知语言学及隐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语言学中认知语言学及隐喻摘要:语言学中包含很多学科,认知语言学属于其中的一种。认知语言学在1980年代后期到1990年代形成,它主要包括认知语意学、认知文法和认知语音学这三大分支,其中隐喻包含在认知文法之中。隐喻研究的历史和特点,它的成因、分类、概念等都是笔者将要分析的,在本文中笔者将对语言学中的认知语言和隐喻进行简单的分析与介绍,希望为有关的学习人员提供参考意见。关键词:认知语言学;隐喻;一、语言学中的认知语言学在语言学中认知语言学是其众多学科中的一门分支学科,认知语言在1980年代后期到1990

2、年代逐渐形成。认知语言涉及的学科有很多其中主要包括心理学、人工智能、系统论和语言学等。认知语言学针对于生成语言学提出了:语言的创造、学习和运用,从根本上需要透过人类的认知并加以解释,因为人类知识的根本是认知能力。在认知语言学中和有三大分支:认知语意学、认知文法和认知语音学。认知语意学主要包括构词法和语意分析;认知文法其主要是通过对现存的语言的分析和了解它们背后的环境以及习惯或隐喻等,而总结出来的文法规则,不是简单的通过数学的生成方程所产生的文法通则;认知语音学的创始人是乔治·雷可夫(GeorgeLako

3、ff)、马克·詹森(MarkJohnson)和朗奴·兰盖克。其中乔治·雷可夫(GeorgeLakoff)和马克·詹森(MarkJohnson)主要是研究人类认知和语言中比喻的关系,乔治·雷可夫(George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

4、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Lakoff)提倡比喻(隐喻)是我们日常应用语言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认知能力,朗奴·兰盖克则是主要研究认知文法的生成。戴浩一是台湾国立中正大学语言学的研究所教授,同时也是少数研究认知语言学的华人代表;王士元是香港中文大学现代语言学系暨中研究院的院士,也是研究认知语言学的少数华人代表;王寅是四川外国语学院的外国语文中心教授,同时还是四川大学博士学生的导师,是我国近几年认知语言学的领导人物,王寅教授也出版了几部相关

5、的著作,同时还发表了几十篇相关的论文,其中《构式语法研究》是我国第一部有关于构式语法的著作。二、认知语言学中隐喻的特点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从亚里士多德学派开始,一直被视为是边缘学科,它被局限于修辞学和诗歌学的领域当中。在此期间,隐喻被人们当作是表达同一个意思的语言手法,主要的活动范围局限于词汇层次,只是把隐喻看作是一个润色工具,并没有充分了解隐喻,没有很好的认识到隐喻就是原因呢的文体特征和认知特征。在19世纪,柏拉图学派人士认为,隐喻是人类内部机制的一种,它在反映语言的本质同时也反映了人类的本质。直到20

6、世纪80年代,对于隐喻的语义研究才渐渐兴起,而隐喻也被人们认为是新的意义产生的语义现象,同时隐喻的研究也已经提升到了句子层面,其主要的代表人物是理查兹和布莱克的焦点框架理论和互动理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语言学的不断发展,认知语言学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而隐喻也再一次的成为研究的重点。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

7、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隐喻是人类独有的认知能力心脏部位,其主要负责意义的产出、传送和加工。现在,隐喻不仅仅被当作是修辞话语的修辞现象,而是被认作是人类的一种认知现象。在当今社会,隐喻的研究范围更加的广泛、多样化,并向着多层次和多学科的方面发展。三、认知语言学中隐喻的成因从某种定义上讲,语言学可分为三个阶段,规范、描写和解释。在现在的世界中,很多的语言

8、学文献都与解释语言学有关联,而对隐喻的研究也必须经历描写和解释这两个重要的阶段。以前对于隐喻的成因,它是怎么来的我们不是很了解,只是单纯的对隐喻进行描写,而且一直是在认定它是隐喻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对隐喻知识的缺乏,国内外的很多学者正在对此进行研究与分析。目前,对于隐喻的成因有很多的解释,其中很多都带有很强的哲学意味,而被运用最多的主要是下面的三种理论:⑴取代说(SubstitutionView):主要是取代某种意义相同的另一种表面意义的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