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专题三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ID:16773522

大小:3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24

专题三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_第1页
专题三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_第2页
专题三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_第3页
专题三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_第4页
专题三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三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三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专题复习导航】◎考情分析: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比重不如政治、经济史主题,2009年山东、海南、广东、宁夏等地高考对思想文化的考查主要以选择题为主,集中考查了儒家主流思想和书法、文学等主干知识。但“一定的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在当今政治、经济两大板块频繁考查之际,文化史的内容也应引起重视。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可能会结合具体历史背景,考查基本思想主张、抓住思想主张的特征加以对比分析、古今中外相关知识的联系比较,及书法、绘画、文学等主干知识,选择题仍为主要方式。◎考纲诠释:(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2)了解孔子

2、、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3)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4)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专题复习建议】1.对于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学习,不仅应当注意思想家的论著,也应当注意反映社会下

3、层民众思想的其他资料。对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中有重要地位的名家名著,应当有基本的了解。同学们可以读一些古代思想家的经典名篇,在阅读时应当注重真正理解原文。现在刊行的一些白话译本只能作为参考。2.认识中国古代思想的特征,应当看到各家思想在不同的时代,都曾经发生过相应的历史变化。要考察思想史的脉络,必须注意各家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3.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适时进行总结,比如简要说明孔子思想的要点,简要说明老子思想的要点等。4.在有关古代文学艺术内容的学习方法方面,重视浏览课外读物,增加感性认识,将课外阅读收获与课堂讲授的内容相结合,进行较深层次的思索。5.将对艺

4、术的品味和欣赏与对艺术史的总结和分析结合起来,感受古代艺术的文化内涵,也是值得肯定的学习方法。  【新知自主探究】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含义:“百家”泛指数量多,主要有儒、墨、道、法等思想流派,“争鸣”指诸子百家针对当时各种社会问题展开争论,发表不同见解。2.诸子百家(1)儒家:孔子、孟子、荀子maintenancem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pacttothec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nYibincitylayouts(4

5、)hoursofoperationmostofYibincitybuslinesin5:30-6:20,andbasicallymeettheYibintravelneeds.Bus(2)道家:①创始人——老子: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其哲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政治上倡导“无为而治”,反对严刑峻法。②庄子:提出“齐物”的观点和“逍遥”的人生态度;认为天与人“不相胜”,人应顺从自然;在文学、美学方面建树颇多。(3)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力”“节用”等,代表了下层劳

6、动群众的利益(4)法家:韩非子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主张变法革新。其思想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3.意义(1)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成了哲学思想大发展。(2)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3)其中的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二、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演变1.儒家思想的形成(1)创始人——孔子①“仁”:即“

7、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和谐人际关系。②“礼”:即“克己复礼”按周礼矫正等级名分以求贵贱有序(保守的一面)。③“为政以德”以“礼”治国,要求爱惜民力,包含了民本思想。④对鬼神敬而远之,优先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⑤教育方面贡献巨大,主张“有教无类”,创办私学,扩大了教育范围。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孔子也被尊崇为“圣人”。(2)奠基人——孟子①提出仁政学说,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②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发展了孔子的民本思想。③伦理道德观上,主张人性本善说;倡导“养浩然之气”的人格精神。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

8、思想,被尊为“亚圣”。(3)集大成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